作者:铅笔

最近关于百度霸道女总裁的言论大火,因为一些听上去很刺耳、很冷酷、很难接受的职场话语而冲上热搜。

当事人百度公关高管璩(qú)静也成了被公关的对象,成为广大吃瓜群众手里的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抛开情绪上的因素,很多人觉得璩/静说的话都是实话、真话,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都有这样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带不了兵、管不好公司,自己也会过得不好。

而且历史上有很多言论比璩/静有过之而无不及。最有名的就是道德经里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古代军事作战方面也有类似说法。孙子兵法里的“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璩/静之所以引起众怒,原因就是没有照顾到大多数网民的感受,没有展现出百度公关高管应有的专业素质。

后来,有传言说这种霸道总裁式的视频是璩/静参加海参哥举办的短视频操盘课后所精心炮制的,目的是为打造个人IP,让自己在百度可以获得更高的位置。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天就翻车了。

很快,就听到璩/静秒离职的消息,作为公关高管的璩/静就这样以自己离职为代价来处理自己酿成的公关危机。

事已至此,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璩/静都已经一败涂地。就算达到了其他不为人知的目的,也是得不偿失,因为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这个吃瓜事件里面有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但对普通人来说,没必要关注那么多。只要注意到璩/静之所以如此下场完全是因为她不会说话造成的就行。

无论是谁,不会说话就相当于祸从口出,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对别人来说,谁也不想和一个爱惹事的人当队友,都怕被猪队友所连累。

之前还有个大咖红衣教主周鸿祎,在拍卖完二手迈巴赫后,按约定与买家某二手车行禇会长吃一场饭。但教主在这个饭局因为说话不当又成为新的热点。

大家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东西不能乱吃,话更不能乱说,说什么话就担什么样的后果。

任何人都不能只图一时的口舌之快,要多想想大家会怎么看。说错了话,那就要承担起那份责任,说对了话,那就享受那份收益。天经地义。

历史上有很多人不会说话,丧失人生重大机遇。包括大唐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这些人在皇帝面前话说得不怎么样,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表现机会。

很多人却因为很会说话,不但能绝处逢生,还获得了在历史舞台上大展身手的机会。个人认为在这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史思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史思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反派。

他是个生长在营州(今在辽宁朝阳)的胡人,刚开始他的名字叫史窣(sū)干,后来被唐玄宗赐名思明,才成为了史思明。

这个巨大荣誉的获得,和史思明会说话这个技能离不开关系。

史思明在年轻时向官府借了一笔钱,可能投资失败还是什么的,反正还不上了,于是就向北逃到奚胡的地盘,被奚胡的巡逻兵抓获。

眼看就要被奚胡的巡逻兵杀死,史思明说:“我是唐朝的和亲使者。你们杀我,整个部落所有人都要陪葬。”巡逻兵不敢动手,于是把史思明送到奚胡部落的首领奚王那里。

见了奚王,史思明只作揖也不跪拜,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由于奚王没办法分辨真伪,所以再愤怒也只好忍气吞声,把史思明当成坐上宾,并准备派一百人跟着史思明去长安见天子。

史思明说,“既然你要派人去见天子,那这一百人不够资格,必须是你们奚胡的名将琐高前往才行。

于是奚王就派琐高带三百人跟随史思明一起去长安

奚胡一行人刚进入到大唐边境的平卢城,史思明就派人通知平卢军使裴休子,说奚胡表面派人来朝拜,实为准备袭击平卢,要早做准备。

裴休子迅速组织兵马对奚胡发动突然袭击,活捉琐高并送到幽州,并把随从的三百奚兵全部活埋。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认为史思明立下大功,就向朝廷奏请任命史思明为果毅,后来逐步升为将军。

再后来史思明入朝奏事,向唐玄宗汇报工作。唐玄宗跟史思明谈话后,非常喜欢这个人,就赐名为史思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这一段记载,简要说了史思明是怎么通过会说话一步步踏上大唐帝国军事高层的。

先是通过三寸不烂之舌将奚胡吓住,使不敢对自己怎样。这一段是有详细描述的,就是说自己是唐朝的使者,不能杀。

史思明是怎么和裴子休取得联系的,书里没写。但只要能写清楚奚胡准备使诈突袭、带队的是奚胡大将琐高就行。

裴子休冲着琐高的名气,一定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无论结果如何,先打一顿再说。

史思明是怎么让张守珪相信自己有大功的,还有怎么让唐玄宗认可自己的,书里没写。但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整体复盘一下史思明大概是怎么说的。

一是说话前要发现对方的意图。主要是判断对方是敌人还是伙伴。不同的身份,说不同的话。

奚胡对史思明的态度是敌视,要杀死他。那史思明就要搬出一个奚胡得罪不起的强力第三方进行狐假虎威。

唐玄宗、张守珪没有敌意,只是想了解具体情况,那只要重点描述自己的重要作用即可,细节越多越好。

二是行为要匹配说话的内容。如果行为与说的话不搭,那就会被认为是骗子。

史思明在奚王面前做出不符合盛唐使者身份的行为,如跪下谄媚,那估计就完了。

史思明的态度和提出琐高一同前往,这个非常符合帝国使者的气质,让奚王信以为真,觉得得罪不起史思明,只好听从安排。

三是说话要注意节奏。对奚王要重点说,把重点说了就行,不能长篇大论,啰里巴嗦。

而对唐玄宗、张守珪则要不断地主动说话,时刻突出自己的亮点,不停展示自己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就日常而言,大家在更多时候是身份对等或地位接近的交流,平和的氛围比较多一些。

这个时候是要展示自己的亮点为主,但不要傲慢。说自己的好不是为了压制对方,而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能量和在未来的可利用价值,吸引对方和自己交朋友。

如果一昧炫耀,引发对方的不满,那就招来莫名的怨气,使双方关系从非敌人转变为敌人,那就自找麻烦。

到这,是不是觉得能说会道其实是一个不错的生存生活技能?会说话,就有机会改写命运,好好练习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