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县域旅游的泼天富贵!

株洲怎么接更能赚?

黄金周结束后,最适合复盘与冷思考。

这里,用湖南株洲做个样本,咱们半月谈:

“感觉好像有一亿人来株洲”,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上,这个颇为夸张的梗从五一开始在蔓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一届五一黄金周湖南株洲确实来了太多外地人。

据媒体报道,海内外1.5万名跑友在株洲跑马拉松,各县市区各色节日活动精彩纷呈。

醴陵炒粉节3天接待游客约101.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0.98亿元。

炎陵民俗风情游,带动旅游收入同比增4成。

茶陵湘剧融入景区风光、叫好连连……

马拉松是一个催化剂,而县域旅游的大风口,则被株洲抓住了。

于是,著名景点在五一假期人山人海盛况,在株洲被复刻了。

县域旅游有多火?

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给出了数据: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县域市场高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高于一二线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成为了全国五一旅游的新常态。

天时有了,株洲各地在这一届黄金周怎么赢麻了?

靠的是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

毕竟主流旅游目的地对很多人来说都已经打卡过了,让更多人想去以前没想去的县城里领略不一样原生态风情。

而株洲各县市区依靠马拉松的热度和人潮,顺势而为、脑洞大开,给出各种全新的旅游体验,不再单纯去靠山吃山。

结果,地利和人和的组合,就和天时呼应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个地利至为重要,此前去哪儿网就发布了一张小众目的地“捡漏地图”,而其中显示,距离省会城市的距离仅需1小时高铁时间的“一小时高铁圈”是捡漏的关键。

显然,这次省会城市的溢出效应显现出来了,长沙依然网红,但没有虹吸,靠的最近的株洲,吃上了红利。

但在这一波热浪散尽后,必要的冷思考也需要有,先来一记追魂三问:

下一届黄金周怎么办?

旅游淡季怎么玩?

县域旅游的泼天富贵,能留得住吗?

第一个问题好回答。

天时在、地利不变,株洲机会更多,必须找到本次黄金周槽点去破解,种好迎客松。

醴陵炒粉节,停车是个老问题。

还有个特色槽点则是免费炒粉站着吃,这种“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的体验,撸串很帅、嗦粉不酷。

怎么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办法让嗦粉变得酷酷哒,就成。

怎么达成?

结合风景、设施喊来各色潮男潮女、汉服穿搭们动态花式嗦粉,可以考虑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或者醴陵不是捡瓷器出名嘛?

捡瓷器送炒粉,捡多大的碗,送多大一碗粉,可还行?

第二个问题有点难。

毕竟,一时人气爆棚需要重新配置大量配套资源,但这些资源在淡季就会闲置。这时候就需要更多部门合理规划、善加经营了。

第三个问题很关键。

县域旅游是一种旅游资源下沉,但会沉到哪里去呢?大概率只会是少数县城们最终胜出。

如果不能真正成为旅游小城如凤凰、丽江,仅仅靠黄金周或一两次火爆活动,很难留量。

就看株洲各地如何继续开脑洞,千万别开封王婆说媒、你就牵线,外地烧烤麻辣烫火了、你跟风,这种套路不诱人。

此处必须要有株洲绝活!随便开脑洞供参考:

醴陵的思情鬼歌唱起来,边炒粉边唱。

石峰区清水塘工业遗址上蹦迪,越嘻哈越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回宋朝的分袂亭也别光想着卖小吃,芦淞市场的汉服送过来,长亭外古道边的音乐响起来,湖湘名人的讲坛开起来。

人间烟火味里,也要有朱熹、张栻这般大儒论道、依依惜别的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而总之一句话:

让来人在旅途中偶遇、惊艳和回味株洲这座城硬核的钢铁直男,展现百炼钢作绕指柔的工业浪漫,就是独特性。

总而言之有一句:

让来人亲近乡土,去品味株洲各个县的独有民俗的亲近之美,更有差异性。

如此,可好?如此,可行?

刊载于《株洲日报》2024年5月16日“天台时评”专栏,刊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