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拒收人民币现金的现象又进入人民生活中。

市民陶先生希望用现金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却遭到了沈阳市大东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拒绝。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无法收取现金,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缴费,如果不会,可以让子女代缴。陶先生多次投诉,最终沈河区税务局收取了现金。

然而,陶先生的经历,还并非个例。日前,据央广中国之声记者调查发现,全国多地政务服务中心都有明确拒收现金的现象,工作人员给出的解决方案,大多是找年轻人帮忙缴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卡乐图片宁颖/摄

随着电子支付手段的日益发达,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现金的场景越来越少,但是“少”不等于“没有”。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去年11月末,我国流通中现金的余额为11.02万亿元,占广义货币的比重为3.8%,并且还保持了上升势头。从使用现金的人群看,老年人中经常使用现金的人数占比超过75%,此外,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小微商户、进城务工人员等使用现金也比较多。

人民币现金作为国家法定货币,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支付工具,本应畅通无阻。但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现金支付反而成了“场景限定”,人为制造了新的数字鸿沟,将部分群体排除在外。

如今,政务服务部门也被爆出拒收现金,产生的不良示范效应更值得警惕——连政府部门都不收,又凭什么要求其他经营主体不得拒收现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卡乐图片宁颖/摄

拒收现金,看上去是小事,实则是违法行为。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第18号),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有关部门或单位,在推广数字政务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等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人群,以及可能出现的如电力、网络故障等突发情况,满足公众现金支付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5月14日对外公布,2024年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7家核实为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作出经济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在以上多起拒收现金案例中,有的单位以“不方便找零”“容易遗失”等理由拒收现金。近日,有群众向记者反映,一些地方的政务服务中心也存在拒收现金的情况。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李同学不化妆:拒收现金,是违法的行为。明知道违法,还要违法,就是懒政,让老百姓为难。

@单于:拒收现金或许是为了提升效率和安全性,但也应考虑到老年人或不便使用电子支付的群体。政府机构在推行无现金支付的同时,也需提供便利的支付方式,确保服务面向全体市民。

@霄哥很聪明:拒绝现金支付暴露了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漏洞和对市民需求的不够关注。政府应认真反思管理体制和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政府更好为民的目标。

@无需多言:政务大厅又不是一般商家,是为群众服务的窗口。拒收现金是违法行为,政务大厅怎么能带头不守法呢?政务大厅不能只图自己省事,给百姓带来不便和麻烦。退一万步说,设置一个现金窗口很难吗?即便鼓励非现金支付,也得让现金支付的人能办成业务吧。

@叨叨好烦:拒收现金违法,政务服务中心应当依法接受人民币现金支付。若出现拒收现金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3333333:主要是政务大厅怕麻烦,他们收了现金,还要去银行办代扣,没准还得排队办业务,流程比较繁琐,所以不愿意收现金。

@略略:大家都知道可以现金收款,可是宁愿有风险也不愿意用现金收款,有没有可能是现金收款的流程很复杂、方式很不便捷,最后报账、对账很麻烦,才导致基层不愿意收现金?是不是应该反思下流程的问题?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公共服务就应该多替居民解决难题。即使收取现金确有难度,也不应该消极逃避,而是应该积极思考,拿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公共服务要少说“不能做”,多说“怎么做”,为居民提供解决方案,这才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来源: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深圳特区报、杭州日报、新京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网友评论

责编:武金洋

审核:田苑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