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棠果

后台回复“听课”,听免费课程

后台回复“写作”,加入写作群

最近,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原作者李娟,是一位天生的作家。

她说:对我来说,写作更像是无边无际的旅行,是源源不断的开启和收获。只要一开始动笔,往往刹不住脚。

李娟的文字让梁文道惊为天人,他说:这是本世纪最后的散文。

她的作品获奖无数,如: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娟,从流水线女工到当红作家,看她是如何做到的?

01、不善言辞的她与文字相遇

李娟与文字结缘始于阅读。

幼年的她说话结巴,5岁时说话还不利索,与人沟通交流是件困难的事。

等上学认字后,她惊喜地发现文字是比交谈更好的一种交流方式。

李娟说: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人耳语。

于是,她爱上了阅读,不管是捡来的报纸、旧书籍,还是课本,她都如饥似渴。

大量的阅读,为她今后成为作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她爱上写作是从写信开始。

李娟跟随外婆在四川老家读书,母亲则在新疆工作,当年通讯还不发达,联络沟通多依靠写信。

外婆不识字,写信都是请人写,等李娟读书后便由她来写。

得益于经常写信,她的作文能力慢慢就有了提升。

小学二年级,她的第一篇作文便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老师告诉她:李娟,以后你可以当作家。

至此一颗“作家梦”的种子,便住进了她小小的心田,慢慢地生根发芽。

李娟的写作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

她从小学三年级便开始投稿,但一直没有过稿。

寄出的稿件要么被退回、要么石成大海,甚至还遇到过骗子,让她交一笔费用。

虽然没有文字被发表,但她并没有放弃写作。

就像尼米在《日暮途穷的偶像》中说:一件东西的价值有时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收获,而取决于人们的付出。

写作的意义不是为了索取,而是要让自己快乐。

因为打心底里的热爱,写作已经成为李娟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只要你不放弃它,它就会拯救你,所有的付出与收获都是相互的。

02、拥有写作的能力,她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李娟的学生时代并不愉快,反而是孤独无助。

她遭受过很长时间的校园暴力:被踹胸口、扇耳光、烧头发……

而且恶意不光来自同学还来自老师。

有一位班主任曾让她自打耳光——整整一节课,她的半边脸肿得老高,几近失聪。

可学校里的霸凌已经够让她痛苦,本该是“避风的港湾”的家庭同样没给她带来温暖。

自小她是与外婆、母亲生活,父亲仿佛从未在她的生命中出现过。

“性情暴躁”年事已高的外婆能管温饱已是竭尽全力,哪还能照顾她的情绪。

而火爆脾气的母亲并不能让她摆脱学校的霸凌,反而也让她受尽皮肉之苦。

年幼的她多么绝望,李娟曾一度自我怀疑:自己究竟是多糟糕,才会被如此伤害?

幸好,写作拯救了她。

她把所有遭遇、情绪通通都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写作就像是一种发泄,只有这样,她才能不被这样的“恶意与暴力”打倒。

李娟讨厌学校、学习甚至家庭,她计划辍学、离家出走,但都没有实现。

一直到她读高三下学期的第二个月,她交不起学校要收的一笔钱,在一次英语考试前,她找不到小抄,她一害怕就卷起行李就离开了学校。

辍学后,她一边写作,一边赚钱维持生活。

她做过流水线女工,还跟着妈妈做过裁缝。

渐渐地,她写的文章得到了编辑的认可,经常在报刊上发表。

因为文章写得好,她当过编辑,还做过记者。

福楼拜说过:才能是长期努力所获得的报酬。

李娟的长期写作,让她一直在进步,也一直改善着她的生活。

2003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九篇雪》,此后5年在宣传部工作,并开始在网络上写文章。

到2017年,她已经断断续续出版了11本书。

写作不仅让她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也让她更自信、快乐、从容。

03、值得一学的写作妙招

李娟通过写作让自己变得快乐,而她的作品也能让别人感觉到快乐。

“不开心就读李娟!”

这句话应该是读者对她最大的肯定。

董宇辉称赞李娟的笔力非常深厚,还多次在直播间推荐她的书,她的《冬牧场》一夜间卖了2W+册。

明明她的成长经历并不幸福,为何她还能写出如此动人的文章呢?

有三个小妙招值得我们一学。

1、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李娟说:写作是我从小喜欢,并一直持续做到今天的事,已经成为生活坚实的一部分。

写作对于她来说,不是痛苦地煎熬,而是笔尖自然地流淌。

她会记录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她说:我的写作没有离开身边的微小之事。

虽说写自己的生活是一件讨巧的事,但是只要对读者有用,就是有意义的。

2、与读者保持适当的距离

李娟表示自己真正写作是始于网络,与读者交流也是在网络上居多。

有一天,她突然发现但沟通需要适度,太过频繁便会成为负担。

她会关注读者的留言,会接受中肯的建议,偶尔会回复但不会太频繁。

3、要有野心

李娟在12、13岁时就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

投稿被拒,她并没有认为是自己写得不好,而是敢于批判,因为她发现有些杂志上的文章还不如她自己写的。

因为大量的阅读积累会提升审美,一篇稿子写得好不好,慢慢地自己就能知道。

她认为写作者们要有野心。

看到优秀的作品,别光顾着赞美,还需要告诉自己:我能写得更好。

李娟成名前的日子并不好过,贫穷、欺凌一直伴随,但她仍能依靠写作来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相信热爱写作的我们一样可以。

所以,行动起来吧,如果无从下手,可以先从自己的生活写起,把写作当成习惯,总有一天会越写越好。

作者介绍

海棠果,汤小小写作班学员。红尘中写文,烟火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