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如火如荼之际,千里之外的水门桥也爆发了一场激战。

为阻止美军从兴南港撤退,志愿军组织敢死队三炸水门桥却最终仍没能拦住美军

时任志愿军58师师长黄朝天闻讯大怒,亲自登上阵地查看,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三炸水门桥:扭转长津湖作战战局关键》,中国军网《志愿军三炸水门桥》,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志愿军三炸水门桥》,澎湃网《首炸水门桥的英雄回忆战场:三次炸桥任务,一个排战士全牺牲》),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为阻敌军 长津血战

1950年11月,“联合国军”在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带领下攻入朝鲜,同时派出战机对中国的丹东地区实施轰炸。美国的突然介入,不仅打乱了朝鲜人民军和南朝鲜军的内战局势,也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领土安全。为捍卫主权,毛主席下达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指示。

然而,面对彭老总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依旧狂妄不减。他踌躇满志的认为,刚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脱离苦海的新中国,其实力是不可能战胜装备精良的美国军队的。毕竟美军这次赴朝还带上了“王牌”美第10师,绝对稳操胜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第10师即美陆战一师,其前身为海军陆战队第一连,在一战和二战中以战无败绩而闻名。强军在手,麦克阿瑟愈发瞧不起志愿军,甚至还在开战前立下了“感恩节前结束战斗”的狂言。然而,第一次战役的惨败狠狠地打了麦克阿瑟一耳光,让他的雄心壮志变成了笑话。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都开始重新调整策略,为第二次战役做准备。麦克阿瑟仍被我方释放出的假情报蒙在鼓里,认为不过寥寥三四万志愿军,不足以对美军侵占朝鲜构成威胁。而另一边,第九兵团也在彭老总的调派下,进入朝鲜参与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路线图

第九兵团由宋时轮领导,下辖20军、26军和27军。新中国成立后,第九兵团被委派到东南沿海地区为收复台湾备战,原本是没被安排赴朝的。但随着战事推进,彭老总分析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志愿军一线作战兵力和敌人相差太多,这很容易暴露我军的火力弱点。

彼时“联合国军”人数为55.3万,其中地面部队为42.3万人,可用于一线作战的部队为35万人。另一边,志愿军可投入到三八线以北作战的部队仅23万人,单看人数也对志愿军极为不利。得知情况后,第九兵团进行了紧急扩员,总兵力从10万多扩大到了15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时轮

1950年冬,第九兵团在宋时轮的率领下横跨鸭绿江,抵达千里之外的朝鲜。时值朝鲜50年来最寒冷的冬季,终日不断的大雪再加之极低温天气,让南方人居多的第九兵团深受其害。由于出发得匆忙,战士严重匮乏御寒的棉衣棉鞋,只能穿着单薄的秋装和单鞋艰难行进。

第九兵团是成两路行军的,兵力较为薄弱的26军,负责在距离下碣隅里100多里的地方作为预备役驻守;而剩下的20军和27军则继续向长津湖赶路,在不见光亮的冰天雪地中,志愿军战士们以30公里的时速连续行进,最终仅用18天便抢在美军之前,抵达长津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第二次战役,美军在行军路线上也有所变动。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率军从东线出发,计划在鸭绿江边与美第八集团军会合,完成对志愿军的合围。1950年11月27日,美第10军的步七师和陆战一师抵达柳潭里,刚抵达便陷入志愿军的伏击圈,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

实际上按照总部规划,第九兵团本该提前两日进攻,延后是因为部队确实遇到了很大困难。战斗打响后,毫无防备的美陆战一师被打得很快乱了阵脚,但我方的损失也同样严重。因严寒天气,开战首日我军减员人数便已破万,其中多半还是死于非战斗减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高伤亡换取胜利,断不是志愿军的作战风格,也不是宋时轮想看到的结果。可第九兵团的防御阵地就在东线,一旦被美军攻下,志愿军在后续战役中必然会陷入不利局面。既然集中全歼行不通,那就“分而歼之”,先除掉赶来帮美陆战一师救场的美步七师。

11月30日,志愿军27军顺利攻下新兴里,全歼有着“北极熊团”之称的美7师31团。这是我军自入朝以来首次全歼团级建制美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麦克阿瑟不得不下达撤军的命令。12月1日,东线美军开始陆续撤离,目标直指下碣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在下碣隅里修建的机场

美陆战一师的师长史密斯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之所以他要带着美军撤到下碣隅里,是因为这里有其下令修建的临时驻地。别看搭建得匆忙,这个地方却是美军的后勤仓库,里面甚至还包括了一个机场。也就是说,只要抵达下碣隅里,美陆战一师便能跳出长津湖的包围圈。

彼时美陆战一师的前锋位于柳潭里,师部和后卫部队则在下碣隅里,两者之间间隔22公里。察觉到敌人的撤退意图后,宋时轮果断派出20军追击,誓要将美陆战一师堵死在长津湖地区。虽然志愿军战士拼尽全力截杀美军,但终因缺乏后勤保障,没能拦住敌人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撤退途中的美军

三日后,一万多名美军抵达下碣隅里,这样的局势不禁令宋时轮忧心如焚。他原计划让柳潭里和新兴里的部队负责拦截,但这两处都无法再提供火力支援,只能派驻守在长津湖北侧的26军去拦截美军。但因为天气原因,我军战力大损,使得美军有了配置机械化部队的时间。

美陆战一师利用驻地机场运输人员和物资,他们的行动速度很快,部队很快就配齐了一千多辆汽车。整顿好部队后,美军下一站决定向古土里撤退。只要过了此地,美军就能脱离山区进入平原地带,顺利完成南撤。若想拦住美军,水门桥是第九兵团逆转战局的唯一希望。

三炸水门 师长落泪

水门桥是位于长津湖引水管道上的一座单车道桥梁,高悬于半空,底下即使万丈深渊。对于重度依赖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美军来说,只要水门桥被破坏,他们的南逃之路就会受到阻碍。为了给26军和其他友军争取时间,58师的战士们组建了小分队,决定炸桥阻止美军行进。

12月1日,58师172团的工兵们对水门桥实施爆破,但美军第二天就将断桥修复好了;12月4日,172团发动第二轮炸桥行动,但他们只是炸断了桥面,没能炸毁水门桥的桥墩和桥架。这也给美军以可乘之机,仅用了第二天,美军便在水门桥原址建起了一座钢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被我军轰炸后的水门桥

第二次炸桥的失败,原因在于我军实战经验欠缺,这也让172团的战士们汲取了教训。12月5日晚,172团携带十几公斤的炸药再次上阵,发起第三次炸桥行动。这次他们成功炸毁了水门桥的大半桥墩和桥基,但不到一天,美军便用运来的几千斤钢材,再次将桥修好了。

这次的美军特地从日本调来了大量的M-2钢材,此款钢材搭建的钢桥质量稳固,同时还可容纳三辆车往返通行。此时距离长津湖战役过去十余天,驻守水门桥的战士们因为缺乏后勤保障,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元气大伤的他们,最终还是没能拦住美军向南撤退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修复水门桥

三炸水门桥虽然没能成功,但志愿军战士们仍拼尽全力进行了反击。59师虽然因为天气原因减员严重,但战士们仍勇敢的同敌人搏斗,出现了大量诸如杨根思的战斗英雄。比如,177团1营连续打退了美军的八次进攻,177团2营也同样拼死抵抗,竭力将美军牵制在水门桥。

但在12月8日晚,14000余名美军和1400余辆汽车最终还是逃离了水门桥,这个消息让作为58师师长的黄朝天颇为震怒。得知172团两个连没能完成阻击任务,黄朝天当即就来到阵地上视察情况。没成想看到战士们的一瞬间,他脸上的怒气瞬间荡然无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雕连

在寂静无人的阵地上,两个连的战士们仍保持着举枪的战斗姿势,只是身躯早已变得如雪般冰凉。在零下五十多度的低温天气中,125名志愿军战士为完成任务,直至冻死也没有松动过一丝一毫。看着屹立在风雪中的“冰雕连”,黄朝天伏地大哭,身边的人也纷纷落下热泪。

三炸水门桥失败了,但志愿军的这次行动同样对美军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从11月27日到12月15日,美陆战一师折损7321人,总人数锐减三分之一。悍不畏死的志愿军战士们让美军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迫使敌人永久退出东线战场。向最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们致敬!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三炸水门桥:扭转长津湖作战战局关键》;
【2】中国军网《志愿军三炸水门桥》;
【3】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志愿军三炸水门桥》;
【4】澎湃网《首炸水门桥的英雄回忆战场:三次炸桥任务,一个排战士全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