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属于对孩子观察多还是评判比较多的父母呢?

现在的成年人,小时候大多数接受到的是父母对我们评判式的教育方式。

听到的是:

你就是个不认真、做事马虎的人。

你就是个做事丢三落四、干啥啥不行的人。

你就胆小怕事,不思进取。

你就是不爱学习,整天就知道玩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这些话你是否熟悉?也不知这些话给多少幼年的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以至于成年后依然还在继续自我否定的生活中。

当我们是孩童时,我们听到父母的这些语言,内心是不愤与抗拒。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因为父母的威严也不敢坐起反抗,但是这些语言在我们的内心一次次的提醒自己:

我是不是一个不够好的人?

我是不是就是不行?

我的父母已经给我定型了,我是不是没有希望了,就这样了?

评判式的语言之所以会给我们带来伤害,是因为父母的语言是武断的。

因为一次的考试失误,父母就给我们贴了“不认真”的标签。因为一次上学没带文具盒,就给了“做事丢三落四”的评价。因为一次假期溜出去玩儿,就被定义为了“不爱学习,整天就知道玩儿”的人。

这些语言让年幼的我们气愤,父母对我们的不理解,父母对我们行为背后的需求没有关注。他们对我们的评价只是按照自己认为的而定义。甚至不允许我们解释,因为解释就是“犟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很多从小受到这种教育的影响和伤害的人,立志自己要从那种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当自己成为父母后对自己的孩子就要改变教育方法,不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不被父母认可与关注的成长过程。

我们想要改变就要把对孩子的评判转为观察,做一个观察型的父母。

无论孩子是2岁、5岁、10岁或者15岁,每个人行为的背后藏着内心真实的需求。

而只有观察,持续的观察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孩子,才能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岁的孩子,踩在高高的凳子上够一个彩色的小瓶子。

父母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调皮,而是要学会观察孩子够瓶子是不是因为好奇?还是觉得瓶子漂亮想要拿给妈妈?

5岁的孩子吃饭时不好好吃,把饭抓在手里玩儿米粒儿。

父母不要直接说孩子浪费粮食,而是要看一看,孩子是不是好奇米饭为什么黏糊糊的?孩子是不是在观察米饭的形状或者颜色?还是想要用米饭来做一个创意的画?

10岁的孩子托腮发呆不写作业。

父母不要直接批评孩子不认真做作业,而是可以顺着孩子的眼神看看,孩子是否在观察户外的树?还是在思考着什么自己不解的问题?

15岁的孩子总是不跟父母交流,却跟朋友无话不说。

我们不要怪孩子不理父母,而是观察下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孩子的分享欲在哪方面?

如果我们能把评判式语言调整为观察式语言,孩子感受到的将不会是否定或批判,而是关注与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整前——你怎么那么调皮?站那么高!

调整后——妈妈/爸爸看到你站在凳子上,我很担心你摔下来,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想拿那个瓶子吗?

调整前——你怎么不好好吃饭,又在玩儿饭,浪费粮食。

调整后——宝贝,我看你在吃饭的时候把米粒都弄到自己手上了,一直都没有放到嘴巴里,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没有吃饭吗?

调整前——你怎么不认真写作业?光在那里发呆?

调整后——我看到你一直在用手托着下巴,已经有15分钟没有写作业了,你可以告诉我,你在思考什么吗?

调整前——你怎么也不和爸爸妈妈交流?跟别人无话不谈,跟我们却无话可说?

调整后——我看你和你的同学每天都聊得特别的开心,你可以也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吗?或者:我看你对某某书某某作者的文章很感兴趣,都看过四五遍了,我也很喜欢他,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评判式语言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贴标签。而观察式语言是种平等状态下的询问和沟通。

前一种带来的是压迫感和不理解。

后一种带来的是平等与共情。

这种评判式语言和观察式语言不只是存在于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夫妻相处、师生相处中也都会存在。

我们成年人生活中也在扮演着儿女、父母和配偶的角色,我们是否也在接受着家人对我们的评判或者观察式沟通呢?您更希望得到的是哪一种?

您又是否把您觉得喜欢的,用父母的角色应用在了孩子的成长中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式父母,能看到孩子表情背后的心理动态。

观察式父母,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观察式父母,能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与空间!

想要成为与孩子平等沟通的父母,想要成为了解孩子的父母,学会观察才是走入孩子内心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