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枝茯苓丸合参三散治疗颈动脉斑块

桂枝茯苓丸载于《金匮要略》,为化瘀消癥的缓剂。现代作为妇科专用药物,主治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在中医院中只有妇科才能开出成药。这样划分,完全违背中医的辨证论治,成了又一个废医存药的案例。在本文中,彭坚医生介绍他采用桂枝茯苓丸合它药治疗颈动脉斑块取得良好疗效的案例,可见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头晕,容易疲劳,睡眠欠佳,察之舌淡暗红,脉弦细涩,偶尔有歇止。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参三散加减

1、煎剂:

桂枝茯苓丸加减:葛根90g,桂枝10g,甘草10g,赤芍10g,牡丹皮10g,桃仁10g,茯神30g,天麻15g,黄芪60g,生姜10g,红枣10g。

水煎服,15剂。

2 散刘

参三散加减:西洋参90g,丹参30g,三七30g,红景天60g,穿山甲15g,水蛭120g。

研末,每天2次,每次3g,饭后开水送服。2011年1月3日二诊:服上方后,头晕明显好转,睡眠得以改善,精力充沛许多,没有停服降压药,但血压稳定在低于140/90mmHg范围,察之舌淡红,脉弦。

患者服煎剂不方便,要求长期服散剂,用参三散加减:西洋参300g,三七60g,丹参60g,红景天60g,琥珀30g,天麻60g,水蛭300g,鸡血藤100g,牡丹皮30g,桃仁30g,赤芍30g,穿山甲30g,葛根90g,山楂90g。

研末,每天2次,每次3g,服后开水送服。2012年9月25日三诊:患者服上方后,感觉舒适,因为没有机会到长沙来,即用原方反复研末服散剂,将近1年8个月。本月初检查,颈动脉斑块已经消失,血脂正常,血压正常,已经停服降压药半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颈动脉斑块形成,是与颈椎病相关的另外一种严重疾病,与颈动脉血流量过缓、不足密切相关。对中老年患者威胁很大,不适合做手术,目前有效的西药很少,斑块一旦脱落,很可能形成栓子,堵塞脑部血管,则导致中风,堵塞冠状动脉,则导致心肌梗死。许多西医内科医生视之为体内的"定时炸弹”。中医治疗此病,当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但用寻常之品,往往力量不够,投峻猛之剂,则担心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更大的危害。我发现葛根制剂有很好的增加颈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故我在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时,凡见到有颈动脉硬化或手足冷舌暗淡、脉细涩的患者,往往改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葛根、生姜、红枣、黄芪、天麻,则效果更为显著。在本案中,先用桂枝茯苓丸加减送服参三散,随后又两方合用,做成散剂常服,终致颈动脉斑块全部吸收。

近年来,我通过这种方法治疗了数十例此类病,患者只要坚持数月,最后都达到了消融的目的。不仅如此,有些患者还恢复了正常血压,不再需要服降压药。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葛根

【性味】甘辛,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心、肺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赤芍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牡丹皮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症瘕,痈疡,扑损。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茯神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经。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天麻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经。

【功能主治】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干姜

【性味】辛,热。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大枣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