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车用LED市场仍保持稳步发展,并且成为不少厂商巩固、增加收入的主要驱动力量。2024年以来,结合汽车新四化转型、全球减碳需求、人工智能崛起等趋势,汽车市场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前,多家厂商看好车用LED业务的成长动能,明确了加大投资布局的决心。比如,ams OSRAM(艾迈斯欧司朗)在Q1财报中表示,未来会继续加强对汽车领域的投资。另一家国际厂商,日亚化学(Nichia)也在摩拳擦掌,近日公布了开拓欧洲市场的大动作,目的是把握下一代汽车照明市场的机遇,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日亚化学在德国设立汽车创新中心

昨日(5/15),日亚化学宣布已在德国亚琛(Aachen, Germany)设立了汽车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将开发先进与可持续的照明解决方案,提升道路安全、视觉舒适、能源效率,同时增强汽车的美观和功能性等。

图片来源:日亚化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日亚化学

汽车创新中心团队由行业技术专家和资深业务组成,拥有一系列实验室工具,涵盖测试、建模、监控、分析、快速成型等多方面,能够支持日亚化学下一代汽车照明解决方案的开发。

日亚化学表示,凭借与产业头部厂商、日本总部研发团队之间的紧密联系,德国汽车创新中心未来可望加快技术突破和产品上市的进程,同时也将持续重视光品质的提升。

作为国际LED封装头部厂商,日亚化学的产品涵盖汽车照明、背光LED、闪光灯LED、通用照明、激光二极管及其他,其中,汽车照明产品占比最大。

在全球车用LED市场中,日亚化学是前五大厂商之一,拥有较高的市占率。从区域市场来看,其车用LED业务遍及日韩、欧美、中国等主要市场,但目前更多的份额主要集中在日本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欧洲市场正在逐年成长。本次在德国设立汽车创新中心,表明日亚化学将全面开拓欧洲汽车市场。

国际车用LED大厂竞争全方位升级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全球车用LED市场目前仍主要由ams OSRAM、日亚化学、Lumileds、首尔半导体、三星LED、统明亮、Stanley等国际厂商主导,各家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竞争持续多维度展开。其中,ams OSRAM与日亚化学之间,从技术、产品到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拍信网正版图库

目前,ams OSRAM为全球第一车用LED供应厂商,立足于欧洲市场,汽车客户群围绕其德国总部,辐射整个欧洲地区。随着日亚化学德国汽车创新中心业务的逐步开展,双方在欧洲车用LED市场的正面交锋由此拉开序幕。

另外,双方在技术和产品维度上的竞争也十分焦灼。以先进技术ADB前大灯LED为例,按照公开消息统计,ams OSRAM与日亚化学是当下已成功量产Micro LED头灯光源并上车应用的唯二厂商。

ams OSRAM高像素Micro LED前大灯光源EVIYOS 2.0集成了25,600颗LED,已导入欧洲车厂,预计今年将获得7家车厂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VIYOS 2.0

日亚与英飞凌合作开发Micro LED像素阵列技术μPLS(日亚化学的Micro LED光源+英飞凌的集成式LED驱动IC),包含16,384颗像素,已导入保时捷卡宴等车型。后续,随着日亚化学欧洲业务的拓展,μPLS技术有望进一步打入欧洲其他车厂的供应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μPLS

前大灯光源之外,ams OSRAM近期也深化了对氛围灯市场的布局,其与统明亮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在其RGB LED智能氛围灯上集成ams OSRAM的开放系统协议 (OSP) ,共推汽车环境照明技术创新。ams OSRAM自身在氛围灯领域已开发兼容OSP协议的智能汽车内饰RGB LED器件-OSIRE E3731i,接下来有望上车应用。在这一新兴技术领域,日亚化学后续也有可能与之展开竞争。

新技术带动全球车用LED市场成长

从产业的角度看,无论是市场之争还是技术之争,大厂之间的较量最终有利于推动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与普及,打开更多增量空间,事实也的确如此。

近年来,在全球车用LED厂商的积极研发和推广下,ADB矩阵式大灯、智能氛围灯、Mini LED背光、贯穿式尾灯、格栅灯等产品稳步发展,也成功带动了全球车用LED市场的需求。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2023全球车用LED产品趋势与区域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在这些新技术的驱动下,2024年车用LED市场产值预估可成长至34亿美元。

结合车用LED厂商的现况来看,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也与预期情况大致相符。

今年一季度,得益于汽车市场良好的需求,ams OSRAM汽车相关营收同比增长达13%。中国台湾厂商中,亿光预期今年车用营收可望实现双位数成长;同样地,富采也预期车用业务今年可有双位数成长,而2023年,其车用营收占比已达20%。富采透露,车用照明(车内外显示)现已逐步导入欧洲Tier 1车厂,预期2025年开始放量,2026年车用年复合成长率可望超过30%。

中国大陆厂商在车用LED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表现。例如,聚飞车用LED(照明和背光显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份额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已打入全球前十大厂商行列。鸿利智汇含车用LED在内的车灯板块2023年毛利率从2022年的21.83%提升至2023年的30.50%,同比增长了8.67%;晶科的汽车智能视觉业务近年来也实现了快速成长,相关收入占比已提升到40%左右……

从中不难发现,台厂和陆厂均对汽车领域投入了更多的资源,竞争力日益提升,未来全球车用LED厂商之间将迎来更加精彩的比拼。

结语

汽车行业正在展开一场深刻的变革,汽车照明和显示市场由此迸发了新商机,国际厂商和国内厂商皆有“超车”的机会。而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厂商不断深化布局,全球车用LED市场将实现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文:LEDinside 陈佳纯

关于集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