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们讲到,在粟裕领导的精妙运动战中,华野陈唐兵团趁机夺下了守备空虚的开封城。但就在即将拿下开封时,粟裕却命令陈唐兵团主力撤出开封,撤到开封南部杞县地区休整待命。

好不容易打下的河南省首府,现在说撤就撤,不光是国军,陈唐兵团一时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何。其实,这是粟裕作战计划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原因有二:

其一,现阶段已经达到原有作战目的,即:调动邱清泉兵团回救,并在南京引发政治骚乱。

此时蒋介石已经中了圈套,他命令邱清泉兵团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开封城,并将对进开封城的第一支部队记大功。

其二,粟裕认为,邱清泉兵团救援开封,必定会削弱其自身实力。在运动战中,急行军会打乱邱清泉兵团推进的阵型,我军可以在敌人混乱时,趁机再次包围并消灭一部分敌有生力量。

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诱敌战术。

那么,狡猾的邱清泉真的会上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清泉

01

40公里的机会

1948年6月下旬,陈唐兵团按计划撤离开封城,在开封南部的杞县、通许一带隐蔽。而国军这边,在蒋介石的命令下,邱清泉兵团正在全速向西,前往开封。

此时,粟裕在等,等邱清泉兵团入驻开封后再寻找战机。

然而邱清泉毕竟与我军交手多次,他的直觉告诉他——眼前空荡荡的开封城,一定是个圈套。于是,邱清泉本部故意放慢了进军开封的速度。

这一安排,也拉散了整个兵团的行军阵型。

当时,邱清泉兵团被拖成三大部分:

距离开封最近的是刘汝明率领的第55师和第68师,刘汝明没想那么多,他迫切想进入开封城,赢得蒋介石下达的所谓头功。

中间是邱清泉主力第5军和第75师,也是邱清泉直接领导的部队。他主动放弃了夺回开封的头功,而是在开封西南处缓慢行军,主要察觉解放军动向。

落在最后面的,是区寿年所率领的第72师、第75师和第21旅。区寿年甚至比邱清泉更加谨慎,他故意将部队停留在睢县,等邱清泉主力入驻开封后再看情况。

但谨慎的区寿年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自作聪明”会间接断送国军在整个豫东战役中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寿年

6月25日,粟裕获得了区寿年兵团驻扎在睢县的情报,他立刻向中央军委请示:趁邱清泉主力移向开封之际,在睢杞一带围歼掉队的区寿年兵团,届时将削弱整个邱清泉兵团的力量。

中央军委获悉后,毛主席亲自回电:同意粟裕的作战计划,区兵团与我军作战经验较少。

收到回电后,粟裕立刻拟定作战计划。

可当粟裕看清邱清泉兵团的兵力部署时,才发现邱清泉是真的狡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清泉

原来,邱清泉已经意识到区寿年故意掉队的情况,他命令第5军尽可能将头部的刘汝明兵团与尾部的区寿年兵团连在一起,第5军和睢县之间仅留出40公里的空档。

40公里什么概念?在现代战争中,是步兵一天的安全行军距离,如果是第5军的半机械化部队,甚至半天就可以赶到。这个空隙实在太小,解放军很难进行包围。

但围歼区寿年兵团部的大战略已经定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再犹豫,恐怕连这40公里的空隙都没有了。

兵贵神速,于是粟裕下令:

整个陈唐兵团的三个纵队全部插入空隙中,阻击西边的邱清泉第5军,自己则率领华野1、4、6纵,配合北边的中野11纵,在睢县对区寿年兵团展开合围。

6月28日,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睢杞战斗正式打响。

陈唐兵团一夜之间出现在第5军东侧,区寿年在睢县被解放军包围。南京指挥部又一次电报声四起,国军又一次在战争中心被解放军穿插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孤胆睢杞,正面对攻

蒋介石还没等从夺回开封的喜悦中醒来时,睢杞战斗的电报已经炸乱了整个南京指挥部。于是蒋介石立即下令:邱清泉兵团不惜一切代价,赶紧去营救在睢县被包围的区寿年。

一线的邱清泉表示:用不着你说,我也想救,但情况不容乐观。

原来,就25日到28日这几天内,刘汝明已率领两个师入住开封城。进城后,刘汝明以整顿开封防务为由,不能立即出城支援。因此邱清泉手里只有第5军和第75师能够奔赴前线。

是了,粟裕在开封唱的“空城计”,直接将整个邱清泉兵团切成了三个小块,其中的区寿年兵团,已经成为解放军带宰的羔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封老照片

29日,邱清泉第5军全力向睢县救援,但遭到了陈唐兵团三个纵队死守。面对第5军清一色的德械装备,外加飞机火炮的轮番轰炸,陈唐兵团伤亡惨重。

尽管如此,阻击部队仍然与第5军展开阵地攻防战。上午丢失的阵地,下午立刻夺回来;第一梯队防御被炮火吞噬,第二梯队立刻补上增员。双方进入惨烈的拉锯战,谁也不让谁。

前线指挥部里,粟裕也为陈唐兵团惨重的伤亡代价感到心疼,他发电报给10纵:必要时可撤回防御阵地,与西部我军会合。

但华野10纵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他们给粟裕回电:人在阵地在,自己将会全力阻止邱清泉第5军救援区寿年兵团!

在后来的豫东战役总结中,邱清泉这样评价华野10纵:10纵应列入华野之头部!

“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这句评语,说的就是这支英勇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区寿年兵团果真如毛主席所料,对解放军作战经验不足,在被包围后损失惨重,我军歼灭速度极快,这也间接减轻了陈唐兵团阻援的压力。

然而,就在战局朝我军有力的方向发展时,黄百韬兵团的增援让整场战斗再次陷入悬念……

黄百韬在收到蒋介石的指令后,立刻从徐州奔向睢县。其实这一点粟裕也想到了,在战前,粟裕便命令华野7、9、13纵放弃围攻兖州,全力阻击黄百韬兵团。

但黄百韬也十分敏锐,他立刻察觉到前方三个纵队阻击的意图,于是掉头不管,直奔睢县。

可惜的是,华野7、9、13纵没有跟上黄百韬兵团的节奏,落在了后面。

此时,睢县战场上,区寿年主力部队已经被蚕食殆尽,区寿年甚至在坦克中举白旗投降(原因是害怕解放军往坦克里丢手榴弹),睢县仅剩下残存的72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寿年(左)

就在即将胜利之时,黄百韬兵团从东线杀了过来。面对突如其来的黄百韬兵团,粟裕已经将手里的军队用到极限,不得已才抽出中野11纵,负责阻击黄百韬。

原先是我军包围区寿年兵团,现在是邱清泉和黄百韬左右夹击华野主力。此时的华野刚刚打完歼灭战,全军战士身心俱疲,西边陈唐兵团已经阻击第5军多日,也是疲惫之师。

毫不客气地说,此时的华野正面临最危急的时刻。

值此危难之际,粟裕又一次做出了震惊国共双方的大胆战略:睢县仅留少量部队继续围攻区寿年残部,其余华野主力和中野11纵,从正面全力攻击黄百韬兵团!

这道指令超越了以往的作战风格,在我们熟知的解放军作战中,都是以优势兵力分割包围为主,很少见到与国军主力1比1正面对抗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粟裕选择与国军主力正面对攻,有他自己的考虑:

首先,区寿年已经投降,72师残部抵抗意志越来越差,粟裕认为完全可以抽出多余的包围兵力,掉头攻击黄百韬兵团。

其次,黄百韬兵团从徐州赶来,也是疲惫之师,趁他们没有展开阵型立刻进行主动攻击,是我军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

写到这,笔者不由得感叹:哪怕是运筹帷幄、妙计连出的优秀指战员,也要拥有敢于和敌军主力硬碰硬的勇气。将勇,兵则勇。此番决定印证了粟裕不仅有优秀的战略制定能力,身为一名指战员应有的勇气,他也同样拥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解放军战士,黄百韬兵团顿时乱了阵脚,他们本以为围歼区寿年兵团已经让华野陷入疲惫,可没想到还能主动发起进攻,这可谓打了个措手不及。

那么,黄百韬兵团真的会在睢县被解放军全部消灭吗?

显然没有,因为西边的邱清泉兵团和南边的胡琏兵团已经向睢县赶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豫东战役的尾声

前面我们一直在讲睢县的战斗,但请别忘了,邱清泉的第5军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干。

在黄百韬兵团被我军攻击时,邱清泉也在思考突破陈唐兵团阻挡的策略。邱清泉怎么也想不明白,区区华野几个个纵队,为何能抵挡第5军和黄百韬兵团两大国军主力。

邱清泉能想到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此时粟裕的兵力部署已经用到了极限,再也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以分出来了。

于是,邱清泉命令第5军其中一个小部队,绕开陈唐兵团的防线,从北部绕道突袭睢县。同时,南边的胡琏兵团也尝试绕开中野组成的南部防线。

事实果如邱清泉所料,面对南北两股增援部队,我方已经没有兵力可以派出去阻拦了。

7月6日晚,陈唐兵团以及华野中野主力借助夜幕的掩护,全部撤离战场。

至此,整个豫东战役就此结束。

整个豫东战役中,共歼灭国军94,000人,国军在江北的主力受到大面积重创,是非常巨大的战果,该战果超出了中央军委对粟裕要求的预期,为之后更庞大的淮海战役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海战役地图

对于战争结果方面,蒋介石面对国军巨大的损失,非常不满意。

蒋介石痛斥郑州的孙元良从头到尾都没有支援到开封,殊不知孙元良“飞将军”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一般我们会把逃跑特别快的将领称之为”飞将军”)

同时,他还大力褒奖了黄百韬,称“救援豫东有功”。但这份奖赏,黄百韬却领得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整个兵团其实已经马上要被歼灭了。

最后,蒋介石又一次做出了十分错误的决定——向邱清泉问责。豫东战役的失败,蒋介石将大部分责任都扣在了邱清泉的头上。

对此,邱清泉当然不服:若不是你着急要夺回开封,就不至于到今天这地步,我尽力了,要怪就怪老蒋你不行。之后,邱清泉还直接告病回到浙江老家,甩手不干了。

显然,国军将领与蒋介石之间存有指挥关系混乱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上一期开头,为什么我会说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真正的转折点呢?

首先,粟裕的精彩指挥,将运动战发挥到了极致。运动战仍然是消灭国军的有效武器,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其次,豫东战役首次让华中华野两大野战军主力大规模协同作战,证明了解放军已经具备了展开大规模战役的能力,相互配合程度在各大野战区指战员的配合下得到了超乎寻常的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让解放战争的进程大幅度缩短,从而在后来的淮海战役制定中,解放军放弃了江南决战的长期战略,作出了在江北直接消灭国军主力的重大决定。

这一决定源自于豫东战役中我军的精彩表现,源自于整个中原地区国军的重创。

04

尾声

我们能在三大战役中看到的战斗类型,在豫东战役中几乎全能看到。经典的穿插包围,惨烈的阻击战,还有一场正面对攻的硬仗,该战几乎已经全面覆盖了。

在此不由得感叹,解放战争之不容易,新中国成立之所不容易,人民军队之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