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6日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爆料称,今年五一假期之后,国产新能源汽车厂商理想内部就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人员优化,整体裁员比例超过18%,预计将影响超过5600人,补偿标准为N+1。

此次理想裁员最先受到影响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已经从原来的200多人缩减至40至50人;销售服务运营部门将裁员超过400人;智驾团队也会缩减到1000人以内。另外位于上海的纯电产品团队也将迎来收缩,造型部门、生产以及供应链相关部门均有不同比例的人员调整。

总体来看,理想汽车此次整体比例将超过18%,按照理想2023年年报显示的3.16万人的总员工数量计算,此番裁员将影响超过5600人。

对于此次理想大比例裁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2023年理想汽车业绩大涨后,促使其制定了更为激进的2024年销售目标,并提前配置了大量的人员,但是随着今年上市的两款纯电新车理想L6和理想MEGA销量不及预期,迫使理想大砍2024年销售目标,并缩减人员配比,以实现降本增效。

根据财报显示,理想2023年全年交付量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全年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净利润为118.1亿元,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相比之下2022年净亏损20.3亿元。

得益于2023年整体业务的快速增长,理想去年四季度就制定了2024年销售80万辆汽车的销售目标,并且在开始了大举招聘。

比如,理想的销售服务运营部门,去年7月团队规规模不足200人,但是到了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扩大到了近1000人。

另外,理想的智驾部门去年年初时只有600人左右,在去年9月开始快速扩张,到年初已经达到了近1000人,这还不算200名左右的待入职的校招生。

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猎头透露,去年10月,理想汽车大力向外招聘智驾研发人才,理想汽车当初给出的薪资水准是在行业第一梯队,部分人才跳槽可获高达50%以上的涨幅薪酬。

由于大举招聘的需要,这也使得理想的人力资源部门人数也相应的出现了快速增长,从原来的近百人快到去年底已经扩张到了超过200人。

另外,为配合80万辆的销量目标,理想在今年年初还提出了今年要新增333家直营零售中心,下沉至四线城市和部分五线城市的激进举措。相比之下,理想在2023年全年只新增了179家门店。

但是由于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比如比亚迪率先开启价格战、小米汽车的入场,再加上问界新M7/M9系列等,导致理想新推出的两款纯电新车理想MEGA和理想L6销量不及预期,老车型销量也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理想MEGA,原本目标是“50万以上销量第一的车型”,但是最近一个月的销量仅671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考虑到市场竞争形势和现阶段的销量表现,理想汽车内部已将今年的销量规划大幅下调至56至64万辆;纯电MPV理想MEGA的销量指引下调从每月8000辆降至2000辆。当销量指引发生改变,相应的人员配置也需要进行缩减。

基于此,今年年初到3月,理想汽车一直在清理低绩效员工,大约涉及“不足几百人规模”。

知情人士称,4月底,管理层通过了最终的优化名单。最新一轮的整体裁员比例超过18%的优化正式启动于5月第一周,大部分会在5月底前结束,对优化员工实行N+1赔偿。理想汽车希望在6月15日员工股票解禁之前完成大部分的人员优化计划,这样一来可以节省一部分为员工进行股票兑现的成本。

理想的总体目标是降低社招在全公司的占比,提高校招比例。“会优先保护2022-2024级的校招生,如果保不住的情况下,2022级的校招生优先”,上述人士称。

另外,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知情人士称,早在3月底时理想汽车的外包人员已经基本被裁退。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4月初,业内就曾传出理想将裁员并大幅削减预算的传闻。不过,当时理想汽车辟谣称,相关消息均不属实。现在看来,当时的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理想开启了裁员优化及下调今年的销售目标,但是今年要想实现56至64万辆的下调后的销售目标也不容易。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理想累计卖出了10.62万辆车,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的话,全年销量可能只有不到50万辆。而要想实现前述目标,理想要靠在售的5款车(L6/7/8/9和MEGA)平均月销达到5.4万台以上才能实现。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