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来看一看深层次美国的一些问题,仔细看会很有意思,纽约时报一个头条,说的是美国的这个民生问题,纽约时报很少报道美国民生问题,这个简直少见,标题是“high interest rates hitting poorer Americans the heartdest”“高利率的通胀打击了美国的穷人”,这个标题非常的贴切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标题居然会出现在纽约时报上,真的比较意外,其实就是说美国现在的这种高利率状态,以及基层的这种通胀问题,带给美国穷人的问题,让很多家庭既承受了信用卡和汽车贷款的无法偿还,又忍受了大量的物价飙涨的支出。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可以这么告诉大家,因为美国两党现在已经开始逐渐远离,剧烈的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和对抗,现在的所有的目标都要放在11月份大选。所以大家会发现一个舆论规律,就是美国每当在重要的一些政治转折,比方说选举,或者一些表面上的权力交替的时候,就会装作一副“悲天悯人”的这样的一副嘴脸,开始关注民生了,当选举完以后,绝对不会关注民生。

没临近选举的时候,一般的标题都是:“美国的目标是什么?”,“美国在国际社会的责任是什么?”,“美国为中国的崛起而担忧”,“美国感受到俄罗斯对北约的威胁”,“美国对国际事务要做什么?”快选举了,马上调转方向,说民生,大篇幅聊,给底层人灌注另一种思想,“哎呀,我这也有人同情我,也有人爱我呀。”

特朗普那边还是走基层路线,还是在各地的窜访,高调的宣称,比如说,他说这次他已经不满足于嘴上说支持以色列了,如果他上台,他将会驱逐所有支持巴勒斯坦的外籍学生,全部驱逐,所以大家还在相信支持巴勒斯坦是美国底层的民意吗?还不相信支持巴勒斯坦是身份政治的一个环节吗?

谁支持巴勒斯坦?就美国人那个文盲状态,能支持巴勒斯坦吗?他们都不知道巴勒斯坦在哪,他们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自己国家,他们怎么支持?以前我还以为美国的底层民众会有良知,现在我不相信了,而且支持巴勒斯坦真的只是他们一个政治环节而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