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新的研究INTERACT4,在院前早期识别卒中类型可能是急性卒中患者在救护车上启动强化降压治疗能够获益的关键。

这一研究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第十届欧洲卒中组织会议上公布结果,并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1。

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脑健康部门主任,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Craig Anderson教授表示,该研究结果为改善脑出血这一最严重类型卒中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个潜在途径,还需要更多研究去探索和验证。

“我们的研究表明与标准治疗相比,在救护车上对所有疑似卒中的患者进行早期降压治疗对整体的临床结局没有影响,尽管对所有疑似卒中患者有明显的获益。”

“事实上,对于最终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来说,这项治疗实际上会恶化他们的预后,因此院前做出可靠诊断是患者从超早期降压治疗中获益的关键。”

该研究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刚教授介绍,脑卒中急救车超早期强化降压的研究(INTERACT4)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盲态终点评估的临床试验,在中国数十家救护车服务机构进行。

经急救车医生评估后,2404名发病2小时内、存在肢体乏力、伴有收缩压升高(≥150mmHg)的疑似卒中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院前强化降压组(目标130-140mmHg)或常规血压管理组。

与这些卒中类型的患者相比,院前救护车启动的出血性卒中降压组功能不良的可能性低30%,而脑缺血组功能不良结果的可能性高出30%。

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杨杰教授介绍,总体来讲,院前降压的效果是利弊平衡的,因此在所有卒中患者中接受院前强化降压和常规血压管理之间总体预后没有显著差异,组间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全世界大约80%的卒中是缺血性的,其病因是血管堵塞导致大脑某个区域的血流减少,导致神经功能丧失2。

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病例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国脑出血更为常见,其病因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从血管泄漏到脑组织形成血肿并对脑组织产生破坏。脑出血是最致命的卒中类型之一,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在30天内死亡3。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荣誉教授宋莉莉表示:“急性卒中所有治疗方法都是高度的时间依赖——缺氧时脑细胞会迅速死亡。但如果没有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在能够识别患者的卒中类型之前,很难有最佳的治疗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而易见,这一研究结果不支持在救护车上对疑似急性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治疗。”

“但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越来越多地区拥有了配备CT扫描仪和其他诊断工具的急救车(移动卒中单元),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及时识别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并给与早期血管再通治疗。”

“INTERACT4研究结果也支持对应用这些工具识别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救护车内治疗。”

“与此同时,在医院里进行的脑出血的相关治疗,也需要更快的诊断和患者一到急诊室就迅速采取治疗保护大脑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献参考

1. Gang Li, et al. Intensive ambulance-delivered blood-pressure reduction in hyperacute strok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4 May 15.doi: 10.1056/NEJMoa2314741.

2. GBD 2019 Strok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troke and its risk factor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The Lancet Neurology 2021;20:795–820.

3. Wu S, et al. Stroke in China: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The Lancet Neurology2019;18:39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