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小齐身材比较胖,患高血压已经有一年时间了,期间吃过很多种降压药,但是降压效果始终不理想。这一年来,他陆续发生了4次脑出血,所幸抢救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因病情特殊,医生建议他做了进一步检查,这才发现他患的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压根不是什么高血压!频繁发生脑出血的原因也找到了。后来经过肾上腺活性腺瘤切除术,小齐再也没有血压高过,也没有发生过脑出血,生活又恢复了正常。今天,王药师就来给大家讲讲这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组由于醛固酮不恰当的高分泌,部分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自主性分泌而引起的疾病。过多的醛固酮导致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肾素抑制、钠潴留和钾排出增多。典型表现是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和高醛固酮血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病因,高血压患者中约5%~13%都是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在难治性高血压中患病率更高,可达20%。此病常见于30~50岁的中青年群体,女性多发于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辨别自己的高血压是不是由原醛症引起的?

高血压患者如何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呢?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肾上腺学组于2016年制定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共识中明确指出,推荐符合以下症状的人群进行原醛症筛查。

1. 持续性血压>160/100mmHg、难治性高血压(联合使用3种降压药物,其中包括利尿剂,血压>140/90 mmHg;联合使用4种及以上降压药物,血压<140/90 mmHg)。

2. 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

3. 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

4. 早发型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6.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

如果有符合以上条件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到医院进行原醛症筛查,以明确高血压的病因,并及时治疗。

如何筛查原醛症?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是原醛症的筛查指标,目前主要有4种确诊试验,包括口服高钠食物、氟氢可的松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

口服高钠食物和氟氢可的松试验由于准备时间长,操作繁琐等原因,目前临床很少开展。一般采用生理盐水试验和卡托普利试验。检查最好在起床后2小时进行,且应注意补钾,使血钾达到正常范围,因为低血钾会抑制醛固酮的分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诊原醛症后,能彻底治好吗?

原醛症的病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上腺皮脂分泌醛固酮的腺瘤引起的,那么通过手术切除腺瘤后,原醛症就被治愈了。如果是醛固酮增生,上腺皮脂增生后引发的醛固酮增多症,那么手术切除增生的部分后疾病也可以被治愈。但如果是由于癌症引发的,那么可能无法进行切除,这时候是无法治愈的,需要制定另外的治疗方案。

此外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指南建议安体舒通作为一线用药,依普利酮作为二线药物。另外,糖皮质激素、阿米洛利、氨苯蝶啶等都对原醛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