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先后两次组建。

第一次是在1937年10月12日,地点湖北汉口,下辖四个支队,外加一个特务营,全军共计万余人,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第二次组建是在1941年1月25日,地点苏北盐城,下辖七个师,外加一个独立旅,全军共计9万余人,由陈毅同志任代理军长,少奇同志任政委。

抗战时期的新四军之所以出现第二次组建,是因为蒋介石,在1941年1月6日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军长叶挺被捕,后遭到蒋介石的长期关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皖南事变中遭到叛徒的出卖遇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以为一场皖南事变,就能够让新四军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但他万万没想到,没过多久,也就是1月25日,我军总部决定重新组建新四军。在此之前任职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同志,挑大梁,树大旗,重新组建新四军,任职代理军长。也就是在他的号召下,被国军打散的新四军将士陆续回归。

与此同时,新组建的新四军政委少奇同志,是八路军总部派到苏北地区,协助陈毅同志共同建设新四军。

想必大家都知道,少奇同志是一位能力十分出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新四军日渐壮大,成为华东战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

新组建的新四军副军长是张云逸(同时兼任第二师师长),参谋长是赖传珠,政治部主任是邓子恢。

这三位都是我军战争史上,最杰出的军政将领,都具备建立根据地的丰富经验。张云逸参与领导了百色起义,是红七军的首任军长,是属于一位参与人民军队创建的开国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子恢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一位在政工领域能力十分突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是获得了大将军衔。邓子恢在新中国成立后,加入祖国的建设大军,成为一名无冕大将。其实,在1955年,他是够资历授予大将军衔的,也在大将军衔的授衔名单中。只因不在军中任职,与军衔失之交臂。

新组建的新四军,军部重要岗位,皆由名将、能臣担任。在他们的领导下,新四军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规模越来越大。

这是蒋介石万万没想到的,他打压的越厉害,新四军就像是弹簧一样,反弹的越厉害,数量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不仅如此,新组建的新四军下辖的七个师,每一位师长的革命资历,都达到了大将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家,有着无冕之帅的美称。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他与军长陈老总成为搭档,两人共同领导华东地区的解放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获得了元帅军衔,另一个是大将之首。

与此同时,第一师下辖的三位旅长,日后都成为华东野战军击败反动派军事集团的骨干力量,他们分别是叶飞,陶勇与王必成。

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是张云逸,政委是郑位三。可能大家对张云逸都比较了解吧!他是开国大将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还是唯一一位享受元帅待遇的开国大将。

其实,政委郑位三也大有来头,他是鄂皖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也是红25军的重要成员,还是一位具备大将资历的开国功勋。

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是黄克诚,他在建国后是获得了大将军衔,是开国将帅中为数不多堪称全能之将的开国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四军第四师师长是彭雪枫,他是八年抗战时期,新四军牺牲级别最高的一位将领。同时,彭雪枫也是一位军政皆能的名将,多次军政一肩挑。如果他没有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可以授予大将军衔的。

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是李先念,同时兼任政委一职。虽然,李先念在1955年与大将军衔失之交臂,但他在其它领域取得成就是非常大的,成为正国级的领导人。

新四军第6师师长是谭震林,他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干部,闽西三杰之一。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谭震林基本上都是负责队伍中的政工工作,很少任职军事主官。

新四军第七师师长是张鼎丞(因其他事情被耽误未到任),由政委曾希圣全权负责第7师的军政事务。虽然,张鼎丞未就任,但他也是属于具备大将资历的开国功臣。

新组建的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是梁兴初,这位也是我军战争史上一员猛将。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率部挺进东北,成为解放时期,东北战场上的一员主力战将,任职第十纵队司令员,第47军军长。同时,梁兴初将军还是援朝名将,率领志愿军第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