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位35年发动了10场大战,这是穷兵黩武还是开疆拓土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惊鸿

编辑|t

引言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聊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忽必烈大帝。这位元朝的皇帝,在他执政的三十五年里,可是打了十场大战,可谓是战功赫赫。

但是,这“十战”究竟是穷兵黩武的象征,还是疆土扩张的必然选择呢?咱们一起唠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元朝的世祖,一个中原多民族一统的游牧帝国中原式皇帝,历史对忽必烈的评价相当高,孙中山先生曾将忽必烈与秦皇汉武以及拿破仑比肩,称之于:“或数百年,数十年而斩,亦可谓有志之士矣。”

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忽必烈可不是个坐享其成的皇帝,要想坐稳这个江山,必须得靠实力说话。而忽必烈呢正好也是个有实力的主儿,蒙哥在钓鱼城骤然离世后,忽必烈意识到如果自己不站出来,庞大的蒙古帝国很快必会分崩离析。

所以他继承了蒙古帝国的汗位,还想把这个江山打得更宽广,更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军队)

一、夺位靖乱和政权稳定战

宋末元初,重庆曾经发生了一件改变全世界格局的大事——蒙哥在钓鱼城突然战死,元军被迫暂时停止对重庆的进攻。

而这仅仅只是开端,很快蒙哥离世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远征埃及的旭烈兀,鄂州战区的忽必烈,还有阿不里哥和拔都等手握重兵的蒙古贵族,蒙古帝国暗流涌动,夺位内战一触即发。

1260年,从鄂州战场返回中的忽必烈率先称汗,彼时的蒙哥尸骨未寒,阿不里哥便火急火燎地要争夺汗位大权,经过多番交战,阿不里哥屡战屡败,最终在开平向忽必烈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忽必烈-雕像)

然而,元朝的建立同时也宣告蒙古帝国的分裂,元朝建立之初,帝国分裂成元朝和四大汗国并立: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

四大汗国多数对这场内乱有着严重的不满,譬如最跳脱的察合台汗国,时常与中原元朝发生交战,窝阔台方面也对阿不里哥的投降感到耻辱。到了1268年,除了旭烈兀以外,其他的三个汗国联合吞并了中亚地区,随后对忽必烈的中原王朝宣战,理由是忽必烈企图改变老祖宗的传承:他打算将王朝全面汉化统治。

为此,忽必烈主动出击,组建西征军,海都惨败之后狼狈逃窜。但这小子实在是幸运,躲过忽必烈的西征后,等到察合台对旭烈兀作战失败,直接控制了察合台,这小子,又开始有资本和忽必烈继续掰手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内乱平服和南宋作战

让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亲征时竟然会有人背刺他,这个人还是刚刚加封的江淮大都督李壇,投靠元朝只是他的假象,李壇真正的目的是趁忽必烈和阿不里哥打得难分难解时他再起兵,这样多线作战的忽必烈势必分身乏术。

但李壇想的过于简单了,就在他击败第一路赶来的元朝元军时,其他的十几路元军先后抵达济南城下,将整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而他幻想里的中原军阀陆续响应全部落空:在见识了蒙古凶残的铁骑,没有一个中原军阀愿意正面与其撄锋。

反倒有不少汉人武装势力在忽必烈的督责下,加入围攻济南的大军中,走投无路的李壇在受困数月后,在大明湖跳湖自杀,但是因为湖水太浅没死成,被赶来的史天泽活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南宋的作战中,忽必烈吸取了蒙哥的教训,虽然宋室孱弱,但汉人守军依旧十分强悍,这一点从钓鱼城守军可以看出。

因此忽必烈对南宋的战略重心从西南转移到中部地区,以阿术为三军主帅,对兵家重镇襄阳进行无死角围攻,并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多次击退从各地前来的援军,完全孤立襄阳守军。1272年,苦守了4年的襄阳宣告城破,南宋长江防线开始出线裂缝。

一直到1276年,忽必烈通过多次更改进攻战略,将主力全部瞄准与南宋交战的鄂州、建康一带,最终,杭州城门被攻破,苟延残喘的南宋最终还是灭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永不停歇的蒙古铁蹄

元朝虽然进行了全面汉化,但是很多自蒙古帝国时期的传统仍然保留下来,其中便包括对外扩张的观念和欲望,因而从忽必烈开始到铁木耳,元朝不断地对高丽、日本、安南、占城、缅甸发动战争。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国便已经将高丽视为附属国之一,1269年,忽必烈准备东征日本,下令高丽王制造1000艘可装载4000石的海船,高丽感到十分不满,第二年便废掉旧王宣布独立。

忽必烈随即兵发高丽,直接占领王都让旧王复位,以裴仲孙为首的抗元高丽军退守到全罗道,遭到忽必烈的强势镇压,忻都率军一直进攻到济州岛活捉了主帅,高丽反抗军被全面镇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镇压高丽军时,忽必烈也曾派发诏谕去到日本要求他们归顺,但当时日本正是镰仓时代,对忽必烈的要求采取了强硬态度,这让忽必烈感到特别不爽,他觉得要用武力直接统一,翰林学士王磐曾进谏:日本小夷,海道险远,胜之而不武,不胜则损威,臣以为勿伐便。

但忽必烈执意东征,就在忽必烈灭宋战的同时,一支15000人的东征军,驾乘900艘战船东征。登岛后,元军接连击溃马岛、福冈的守军,与当时的天皇俊宇多展开激战,福冈近十万守军被多次击溃,然而元军也因补给困难而难以前进,并且战船多数损坏,主帅忻都被迫撤军。

而忽必烈的第二次东征日本更是以戏剧性的失败做为结束,1281年中旬,忽必烈以使者被杀为借口,集合起十四万人多方联军从庆元出发,结果还没到日本领土便遇到台风,战船损坏无数,士兵多数落入海中被淹死。

洪茶丘和金方庆带着亲兵驾乘幸存战船率先撤离,忻都、范文虎见状,也跟着逃跑,十几万大军就这样葬身海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77年,金齿土司归顺元朝引起缅甸蒲甘王朝的不满,于是进攻金齿,忽必烈派兵向缅甸发起进攻,缅甸溃不成军。

然而等元军班师之后,缅甸又对金发起进攻。1283年,元朝大军第二次远征缅甸,缅甸国王投降。此后,缅甸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1283年,元军从三面进攻占城首都,其国王逃到森林中和元军打游击战,元军始终未能将之彻底消灭。随后,占城的军队北上进攻越南,占城逃过一劫。1284年,占城国王对元朝称臣纳贡,战争宣告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缅甸战争)

1286年,忽必烈设置缅中行省,以缅甸国王为行省长官。然而,仅仅一年后,缅甸地方势力发生政变,杀害了国王。面对这一变故,元朝毫不犹豫地派遣大军再度进击缅甸,各大势力在元朝的强势下纷纷表示臣服,但元军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最终,缅甸各邦接受了元朝的册封,正式成为了元朝的土司。

同年,计划第三次远征日本的忽必烈改变战略方向,转而发动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南征越南的战役。他动用了高达7万的精锐部队,准备一举拿下越南。

但大军深入越南后,越南国王逃走,并实施了坚壁清野的战术。更糟糕的是,元军再次面临了水土不服的严重问题,瘟疫肆虐,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死伤人数不断增加。而越南方面则趁机集结了30多万军队对元军展开猛攻,征越军最终全军覆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得知海外存在一个名为爪哇的国家后,迅速派遣了使者前往交流。然而,这些使者却遭受了极其屈辱的“刺面而归”的待遇,忽必烈大怒。

1294年,元军登陆爪哇水陆并进。爪哇国王虽组织起十万大军抵抗,但在元朝铁骑的冲击下惨败退兵,之后元军过于轻敌,陷入游击战的泥潭之中,损失惨重,被迫撤回,损失了大约3000人。

1264年,元朝开始对库页岛发动军事行动。经过一系列的战斗,1286年,库页岛终于被元朝征服。元朝在此驻扎了一千军队,并随后接受了库页岛的纳贡。这次远征库页岛,不仅是中央王朝首次对该岛用兵的历史记载,更是标志着库页岛开始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图)

纵观忽必烈这三十五年十战,虽然看似穷兵黩武,但实际上也是他疆土扩张的必然选择。

当然啦,这也得看他老人家怎么把握这个度了,如果过度扩张,导致国力衰竭、民不聊生,那可就真的成了穷兵黩武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孛儿只斤·忽必烈.[OL].

元史·电子版 卷十五.[OL].

中国网.宋帝国的末路:忽必烈灭宋之战.[OL].2008.04.08.

元高丽记事·世祖皇帝.[OL].

高丽史·卷二十六.[OL].

孙中山集外集——与刘成禺的谈话 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