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近日,广东民族乐团、星海音乐厅联合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围绕客家山歌与中国民族器乐,制作了一场原创音乐演出,首次把客家山歌融入到音乐剧场。

5月18日晚,这场名为 “喊山——客家山歌音乐剧场”将在星海音乐厅首演。音乐会由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刘顺执棒,作曲家邹航领衔,联合戚浩笛、刘丁、马波、郑阳、蔡龙龙等共同参与创作,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杨苑玲、曹艳常、潘锡岳等一众著名客家山歌表演艺术家,及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合唱团共同演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听到“山歌”本能会想到两个字:“乡土”。我们离乡土社会其实并不遥远,但很多人总以为乡土之音离我们很远,殊不知这样的乡土记忆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世世纪纪的风风雨雨,田野里的蛙鸣送来了稻花香里的丰年;竹筏轻轻飘荡,飘进了小桥流水外的人家……

凡此种种都能在客家山歌里找到对应的歌谣。同为民歌,何来俗与雅?是为民歌,是否入得了堂与室?为此,南都记者特别专访了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刘顺、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王焱,一起聊了聊他们为什么要携手“喊山”,化学反应由何而来?

1

是谁引得客家山歌“登堂入室”?

民歌与民乐天然是一家,但却因为二者的发展轨迹不同,一直互为补充又若即若离。山歌,本是民歌的一种,既为民歌,指的便是民众用来吟唱的歌曲,为人民口头所创作,因口头传唱而流传于民间。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始兴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民歌中较为情浓、放达的一种歌谣,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被看作“汉族传统歌曲活化石”。

“作为一家民乐团,就需要直接参与到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这是我们的工作。像客家山歌这么好的东西,能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出中国人的情感特征,喜可唱,悲也可以唱,爱也唱、恨也唱……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发现与保护它。既然要保护它,我们就要明白该如何保护、保护它什么。”刘顺是《喊山》的音乐总监,也是这场音乐活动的牵头人之一,从取名、到选歌再到音乐编排,他深度参与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曾经刘顺创建了《当代民族室内乐》课程,填补了中国音乐专业教育在该领域的空白。当退休离开音乐教育界,投身乐团事业,他想再努力一次,看能否为民间乐补上一些缺漏,力尽圆满地让民乐、民歌能在当代发展语境中不留遗憾。他说,山歌流行于南方,却并非客家所独有。最早的山歌其实就是民歌,也是诗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最早的民歌。这种用歌唱去抒怀的文化由来已久,要追溯客家山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顺。

源起《诗经》,又受到了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客家山歌自成一套风格体系。

“到哪里能够找出这样一种文化结晶?它既能代表中原,又能代表岭南;既能把南北贯通,还能把个性的张扬都梳理了出来,代表的是一种共性。”刘顺总结称,“这种保护是需要章法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于是才有了这次广东民族乐团与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合作推出的《喊山》之作。

2

乡音应犹在的连锁反应会有哪些?

交谈中,刘顺毫不掩饰自己对客家山歌的喜欢,记者能够感受到这种喜欢非常真挚。在排练现场,他坐在中间,手持指挥棒,倾情投入地让音符像流水一样流淌了起来,打动了王焱开始重新思考他所从事的客家山歌保护事业。

作为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主任,王焱对客家山歌也有着自己的理解。生于八零年代,他既不会太年轻,也不会过于老成,既有着走入客家山歌的热情,也有着未曾断代过的理解力。在他的印象里,早些年在梅州,还能听到村口的河岸两边有人隔着宽宽的河面对唱山歌。

在形容客家山歌的时候,王焱用到了“场景”,由此很容易让人对《喊山》的音乐剧场浮想翩翩,联想到这样的“场景”会不会在舞台上重现?王焱说,看了就知道了,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热爱很有感染力。据王焱介绍,“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客家山歌不仅题材内容“殷实”,而且曲调丰富,词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等;曲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词与曲互为映衬,各有所长,都是乡情乡音的一部分。

“所有选入此次演出的山歌,歌词内容,我们一字未改,只在编曲上做了些改变。”刘顺告诉记者,他们策划了《喊山》这种类型的演出,把客家山歌带入音乐厅演出也是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希望可以从民乐团的角度,活化像客家山歌这类的国家级文化遗产。

如何活化?刘顺说,从把客家山歌带到舞台上,做活、做好在舞台上绽放的客家山歌,让大家记住适用在生活中的客家山歌,以帮助放在博物馆里的客家山歌可以走得更远。

在刘顺看来,所有传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创新无不是茫然生发的。一切美的形式都可以用来展现传统,所以他还在《喊山》的音乐剧场里,加入了声乐协奏曲,将山歌、声乐、当代乐队等各自的亮点融汇到了一个舞台之上,让大家看到客家山歌原来那么动听、那么好玩,并非留在了乡土,而乡土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我们依然需要乡土,需要的是它的质朴,需要的是它歌唱时的真诚,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大家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于真善美的向往。

只要《喊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刘顺认为,这场探索实验就没有白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话

近距离探问“客家山歌”

南都娱乐×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王焱

南都娱乐:客家山歌里用到了四板、杯花、落地金钱等民间乐器,是客家文化的符号代表吗?

王焱:四板、杯花、落地金钱是我们梅州客家民俗歌舞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表演道具。通过敲击各种节奏、动作、声音的变化配合说唱、舞蹈,展现了客家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比如“四板”我们叫竹板,是国家级非遗竹板歌的打击道具。通过和竹板歌的配合,唱出客家人生活的勤劳朴实。

“杯花”,是广东省非遗杯花舞的表演道具,通过简简单单的“伯公杯”敲击的声声脆,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表达。

“落地金钱”也是舞蹈道具,通过木棒中镶嵌铜钱,寓意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南都娱乐:客家山歌还有一个特征叫:“各县山歌各样腔”,像这次音乐会也会出现松口山歌、长潭山歌、兴宁山歌、五华山歌等不同地方的山歌,可以简单分享一下它们各有何特色吗?要怎么区分?

王焱:梅州各地的客家山歌,曲调色彩丰富。大多都与当地的风光、语言、民风特色相关。

松口山歌在客家山歌中,具有“自古山歌从松口出”的美誉,听感绵软入耳,深情悠扬。长潭山歌的曲调由和声小调音阶构成,在客家山歌中是非常具有辨识度的,听感清幽、沉郁。兴宁和五华山歌,曲调上相对更加高亢,直接、节奏明快,更加爽朗的听感。

南都娱乐:山歌的主题很多,包含了客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主要的内容歌词会包括哪些生活中的场景呢?

王焱:客家山歌主要以情歌为主,歌中有生活,歌中有你我。在歌词结构上,主要以“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兼顾有雅与俗,情与趣,绝与妙等特点。例如:“河边杨柳嫩娇娇,拿起桨板等东潮,阿哥摇船妹泼水,船浮水面任哥摇。”每一首都十分精彩,都有特色,很难在这里一一列举完全,还是得走进剧场去领略客家山歌音乐文学的精绝之处。

南都娱乐:山歌对于客家人有怎样特殊的意义?

王焱:在地区,山歌对于客家人在文化传承、情感寄托、生活反映、社交娱乐中都有直接影响。可以说,客家山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也是客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写:南都记者 吴凤思 实习生 朱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