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户外探险OUTDOOR」原创内容

在毫无怀疑准备地交出8000元的考察费之前,29岁的阿伟没想过玩户外也会被骗。

考察费出自好友阿肖邀请阿伟参加的一个展会。肖堂子告诉阿伟,会上能结识不少资源和人脉,对未来创业有帮助,只是需要先交8000元的考察费。阿伟没有怀疑,正准备交钱时,在女朋友的提醒下,阿伟上网查阅后发现所谓的参加展会竟是香港“亮碧思集团”典型的传销手段。

亮碧思内部有风格不一的团队,负责吸引不同爱好的人,比如读书会、羽毛球等,户外是其中一个分支。

在互联网检索“亮碧思”,会发现它几乎已经成了传销的代名词。这家公司以销售熏香精油、化妆品、保健品、红酒、奶粉等产品为幌子,利用各种手段引诱内地人到香港等地参加展会、培训。等人到后,再进行密集洗脑,推动其发展下线,并许诺按层级返利。多数人入局的人最终都是负债累累。

阿伟的本职工作是程序员,喜欢骑行,周末也时常登山、徒步。2022年,阿伟在珠江边骑车时看见有一群人在玩飞盘,停下来看了一会儿,一个男生主动和他打招呼,邀请他加入。

那是阿伟第一次和阿肖认识的场景。飞盘活动结束后,阿肖主动加了阿伟的联系方式。阿伟发现自己喜欢的越野跑、骑行、徒步,阿肖都有涉及,日常还会组织徒步捡垃圾活动,加上他待人热情,为人乐观开朗,一来二去,阿伟把肖堂子视作知心的朋友。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阿肖只是“户外骗子团”中影响比较大的一支,其他参加户外徒步活动接触到骗子的零星案例并不少。事后回想骗子们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户外如此垂直的领域,阿伟想了想,“可能户外人都比较真诚,愿意相信人,傻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伟对阿肖的信任并不是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

刚加上微信时,阿肖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徒步团,但他每一两天就会参加户外品牌组织的跑步、爬山、瑜伽等各种活动。且会频繁给阿伟发消息,邀请他参加活动或一起吃饭。

这阿伟觉得有些奇怪,恰逢那段时间工作忙,便一直没有答应他。去年10月,阿肖成立了一个徒步组织,时常组织徒步和清山活动,在社交平台上发的不少活动预告都有几十、上百条评论。这时他又邀请阿伟参加清山捡垃圾活动,这一次阿伟没有拒绝,组织户外团也让阿伟觉得,阿肖应该是真心喜欢户外的那一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山活动招募帖

他的清山活动在周中或周末都有,人多时有20-30人,一般是广州周边10km左右的初级徒步路线,比如牛木线、龙洞森林公园、六片山等。表面看起来和其他户外组织的并无区别,在服务方面甚至做得更好,参加过他们清山活动的小优对组织者的评价是“有点东西”。

队前有人开路,队后有收尾,爬山过程中非常照顾新队员,会鼓励落在后面的人,也会帮忙背包,当天队长还背了西瓜分给大家。聊起广州徒步路线,组织者们了然于胸,还会分享哪条线路的哪个机位最出片。

重点是情绪价值给的特别足。路上有组织者和小优搭讪,一路使劲夸赞她,全程帮她拍照,拍照常年不出片的小优都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几张能看的照片。”

但也有不对劲的地方,聊天时对方分享起自己的职业经历,提到她在创业,有一个“贵人”对自己帮助非常大,对方做人力资源,时常组织慈善活动,她一直建议小优加这个“贵人”的微信。

到加微信环节,小优已经很不开心,她觉得清山活动应当是纯粹的,不该有杂质,此后便没有再参加过他的活动。“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属于传销组织,但我讨厌以利益的名义消耗我们爱心的事情。”小优说。

事后回想,阿伟也觉得他的清山活动有些奇怪。比如,收了28元的材料费,但材料也不过是几个不可降解的垃圾袋,和能重复使用的夹垃圾的钳子。并且,活动结束后当天的群就会立刻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伟在户外群曝光他们后,一些群友对活动的评价

和小优一样,阿伟也在路上被搭讪了。一个女生和他讲起自己以前在迪拜、香港、澳门的工作经历,有意无意地提到了两个所谓的“贵人”,他们帮助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且热爱公益,时常组织清山、义卖、残障儿童捐助、流浪猫狗救助等活动。后来阿伟才知道,这些搭讪的人都是和阿肖一个团队的,而现在的对话,都是他们为下一步行动铺垫的“线头”。

阿伟自己是户外爱好者,对户外人有天然的信任,“我以前的想法是,哪有什么坏人是愿意出来爬山的,还组织捡垃圾,能有什么坏心思?所以我对他们完全不设防。”阿伟说,

活动结束后,几个核心组织者邀请阿伟一起吃饭,阿伟没有拒绝,此后阿伟和他们的联系就越来越多。

复盘整个事件,清山活动就像是一张网,他们用这张网网住潜在的受害者,再筛选像阿伟这样合适的对象,逐个击破。

至于为什么选择徒步清山这种方式,阿伟觉得,首先多数参加清山活动的都是年轻人,社会阅历较浅;其次在网上看到帖子就去参加活动,说明这类人的戒备心较低;此外,大家对同样喜欢户外的人似乎会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山活动后,阿肖时常约阿伟出门。后来阿伟知道,他们内部有个说法:如果这个人一周能约出来一次,成单的概率就有30%,一周3次,概率就到90%,阿肖当时已经疯狂到一周想约阿伟5次。

阿伟会答应,是因为阿肖的“人设”塑造的太成功,让他完全把对方当成了亲密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阿肖的聊天记录

一些传销人员为让人相信自己是“成功人士”,会贷款买豪车。而针对户外领域的传销,他们就会把自己打造成户外领域的专业人士。

阿伟时常见他们团队里的人参加马拉松、越野跑、斯巴达挑战等项目,有人甚至晒出过越野跑100公里的成绩。他们也舍得花钱,用的都是始祖鸟的冲锋衣、徒步包。阿肖体能也不错,时常参加马拉松,有一次准备参加半马,但发现半马和全马的报名费一样,便直接报名全马,也跑完了全程。

去年阿肖约阿伟一起参加惠州半马,日常也拉他一起训练。当时阿伟已经好几年没有跑步,阿肖会指导他:刚开始跑步不要在乎配速,找到自己的节奏,全程维持平缓的心率就可以。阿伟脚有些外翻,跑步时容易痛,阿肖还会为他推荐合适的跑鞋,并表示会找朋友咨询,是否有办法能帮到他。

阿肖还会报名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他甚至是广州100越野跑比赛的官方志愿者。阿伟和他一起当过马拉松志愿者,他给参赛选手递水、递食物、合照,看起来相当热情。所以刚开始认识阿肖时,阿伟觉得自己的业余生活都被打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肖的朋友圈

并且,在与阿肖相处的过程中,对方始终表现得贴心、热情。生病时会来关心自己,询问是否需要买药。参加读书会、聚餐等活动时,都有人剥好水果,吃饭为他夹菜。

“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我这么用心的朋友。”阿伟说。

后来阿伟在户外群中曝光他们时,有一批人出来指认自己也差点被骗,另一批则觉得难以置信,“我觉得他很好,上次带我们爬山,又照顾人,又分吃的给我们,回去后还让我多拉伸。”

另外几起因户外几近被骗的案例大都也如此,团队不同但方法类似,都是迎合户外人的爱好接近他们。

惠子在参加一次正规团的徒步活动中遇见了类似传销的人,加上微信后对方基本每天找她聊天,“喊我大宝贝,说话又好听,很能提供情绪价值。”惠子说,她开始还保持着警惕,后来对方去雨崩徒步,给惠子稍了特产,惠子才与她和她的上线频繁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子“上线”的朋友圈

对方会教她滑雪、滑板,带她去公园读书,惠子喜欢游泳,对方也会配合。(游泳可能是他们为数不多不愿意尝试的运动,因为在水下无法与人交流。)最后,惠子同样收到了去香港的邀请,即将见面确认具体事宜时,在另一个徒步伙伴的提醒下才醒悟。

后来阿伟知道,当他与阿肖聊天时,他面对的是一整个团队。他们与每个新人见第一面后,都会开会复盘,开会地点往往是星巴克,一杯饮料也不点,坐在那里反思、汇报。

团队成员会把新人的姓名、工作、月薪、家庭成员、兴趣爱好等资料交给上线,列表说明自己已经和他见了几面,下一步准备如何见面。聊天记录也会给上线留档分析,团队中还会有专门的话术指导,教其如何聊天,如何一步步接近目标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又一次的见面过程中,阿肖也在一点点铺垫信息,最后引入正题。

阿伟第一次参加清山活动后,阿肖一行人约他吃晚饭时便有意无意地问起,“你做什么工作?来广州多久了?家里做什么的?”。回去的路上,阿肖又问他,“去过香港吗?有港澳通行证吗?”

某天阿肖请阿伟吃饭时带了一个“生意上的伙伴”,对方介绍自己原先也是程序员,觉得工作不自由,便辞职做红酒贸易,创业中有一个“贵人”佳姐给了自己很多帮助。

后来阿伟又参加了他们的读书会、红酒品鉴会、圣诞轰趴等活动,不过在活动上,新人都是被隔开的,他们不会让新人互加微信,理由是“避免无效社交”。

在圣诞轰趴上,阿伟见到了佳姐,佳姐为他复盘刚结束的大富翁游戏,“你的游戏风格就和现在的工作风格一样,很保守,只靠死工资,以后家人生病了怎么办?他们想去旅游怎么办?你能帮他们实现梦想吗?”接着便讲起创业的优势。

聊起阿伟的工作,阿肖似乎比他更着急,“你这样的状态不行,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到35岁怎么办?”阿伟当时的工作还算稳定,但在低迷的经济形势和35岁失业的魔咒下,阿肖的话还是有些戳中他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阿肖的聊天记录

随后阿肖又以帮阿伟的名义转头问朋友,“佳姐过年不是要去马来西亚搞展会吗?那边有很多生意的机会,你去帮阿伟问一下,看能不能争取到名额。”

过了几天,阿肖告诉阿伟,佳姐的展会还剩最后一个名额,自己替他争取下来了,参展和住宿等的费用是8000元。阿伟当时的想法是,“去看看也好,就当旅游,万一有创业的机会呢?”便答应了下来,即将交钱时,在女朋友的提醒下才发现这都是一场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阿肖的聊天记录

去展会只是第一步,8000元的门票费也并非目的,如果答应去展会,就会面对连续几天的密集洗脑。

几年前,康康便在一位相熟学长的介绍下去香港考察了几天。所谓考察,就是持续不断地听公司介绍和“大佬”演讲,包括公司产品、分利模式、同事的暴富案例等。

在他们的介绍中,公司有红酒、奶粉、保健品等各种产品,都是国外进口,有质量保证。最吸引人的是分利模式:一次性购入6.2万多港币的货物,就拥有了38经销商户口,和最多6成线下的佣金收入。如果可以发展出6代下线,每一代发展出6个人,回报将累计高达300万;如果成为41经销商,到第3代的回报就是千万级别。往近了看,一个38经销商如果能有5个稳定下线,3个月-半年后也能慢慢实现财富自由。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所谓的“拉人头”,每拉一个人头,就能获取相应报酬,货物几乎都是经销商内部消化。但在培训时,他们会用一些高大上的概念打消大家对于传销的顾虑,经典话术比如“所有的生意都是拉人头,饭馆、出租车、拼多多都是如此。”“让朋友进来帮你一起卖货,这不是挣朋友的钱,收的是广告费。”并且会用各种法律条例证明这样的生意并不违法,事实上,在香港、澳门等地区,传销确实无法定义为违法。

无数金钱的故事,加上现场的氛围,很容易让人头脑发热,“你没有去现场感受过,体会不到那样的氛围。”康康说,“团队里个个都是帅哥美女,加上灯光、音乐的配合,让人觉得朝气蓬勃,成功就在眼前。”

更重要的是,新人全程都有上线无死角陪同,新人的位置不会被安排在一起,也不允许互相加微信,理由同样是“避免无效社交”。有一位参加过展会的人告诉「户外探险」,他察觉到氛围有些不对劲,是躲到厕所偷偷查手机才发现他们是传销。不过更多时候,去厕所都会有上线陪同,上线会在门外等着,聊天鼓励他签单。

参加完展会后,又会带自己吃饭、蹦迪,目的就是让人“没有时间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下,康康签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单加入的人,多数都对金钱有很强的渴望。

康康加入他们时正处于24、5岁的年纪,从事水质监测工作,这一行比较辛苦,刚入行时工作也不太理想,他迫切地寻求一个跳板改变境遇,还曾尝试过做炒粉等快餐生意,但都没有成功。

后来康康在朋友圈中注意到一个学长,对方每天分享着光鲜亮丽的生活日常,和自己偏“做苦力”的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了一下他的朋友圈后,学长就找到自己。

这位学长是康康非常敬重的一个人,大学期间就能靠兼职挣钱养活自己,工作后在房地产行业也做得风生水起。聊上天后,康康几乎没有什么怀疑地跟他去了香港,签单拿了6万多港币的货,至于学长从中的抽成,他觉得很正常,“你不让别人挣点钱,别人怎么带你做生意?”

签单后,康康最初认为这是卖货的生意,但很快发现,手中的都是些“三无产品”,很难有销路,最终还要靠拉人入伙,把货转给下家。只是当时他还被团队表面的光鲜吸引,没有想太多。

后来,想象中的回报没有到来,只有无止境的投入——在拉人头的模式下,除非自己下线多、基数大,否则每天都在亏损。

维持人设需要金钱开支。“在CBD约人聊天,一杯咖啡30元,坐一天只点两杯咖啡也需要60元,有时还要请人吃饭,这里每月便要支出三四千。”康康说。更何况,每月都有外出学习和聚餐,学习一次一两千,许多次聚餐,康康都会自己偷偷跑出去吃快餐。

每一笔看似不多的消费累积下来,每月的固定支出也达到1万以上。

眼看挣不到钱,许多人都会迫切地从38经销商升到41经销商,“你不升,你的下线也会升,升完后他的签单都与你无关。”康康说。而一个个拉人头到41几乎不可能,只能花钱,这里的投入,就是几十万级别。康康在各种压力和诱惑下升了41,投入达七八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41的“地狱之路//图片来源:受害者整理

“想过退出,但已经付出这么多了,会觉得不甘心。”康康说。后来他还是看清了现实选择退出,但还有许多人,抵押了房子去升级,怎么劝都劝不住。

这是一种类似赌徒的心理,不一样的是,公司会通过各种话术告诉你,“你的投入到头了,马上就可以收获。”就像面前吊着根胡萝卜的驴子,被近在眼前却又吃不到的胡萝卜诱惑着前进。

醒悟的人都想要拿回损失,但传销在法律上一直是一个复杂难解的问题,尤其在境外,都算不上违法,抛出去的钱想再追回相当难。

阿伟在意识后被骗后相当愤怒,那天他就给阿肖发消息,“我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了。”他要求阿肖返还自己参加他们各种活动的钱,否则就报警,但对方毫不畏惧。他们在广州有专门的律师团队处理这类诉讼,基本都胜诉,进过警察局也不止一次,但警察也无可奈何。

后来,阿伟在户外群曝光了他们,一时间产生了不小的水花。佳姐等人都开始改头像、换微信名,阿肖也隐藏了自己的社交账号内容。

但这样的曝光是有限的,风声过去后,阿肖把以前的号又放了出来,依然在发着清山的内容,依然有许多人积极响应。凡是评论传销相关内容的账号都会被拉黑,「户外探险」与他联系后同样被拉黑。

“现在的户外圈没以前干净了。”听说这件事后,一位户外人士感慨道。

户外是干净的。但在户外逐渐从小众运动扩展至大众风潮的当下,涌入其中的人也带着不同的目的和需求。

在户外,我们依然可以抱着开放的心态去交朋友,但同时也应该谨记:人心叵测。如果交友不慎,保持初心也不至于深陷泥潭。正如上文所说,进杀猪盘局的人,多数都对金钱有很强的渴望,当然每一个人都渴望金钱和成功,但金钱和成功的实现从来没有捷径,“贪婪者总是一贫如洗。”

(以上受访对象皆为化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怎么看待这类针对户外的骗局?

作者/徐丹

编辑/朱鹏

设计/Manny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