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让我们认识两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小伙子,他们因为公益相识,用善良遇见善良,结下了一段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兄弟情。

今年37岁的徐海涛,去年因突发脑梗,住进医院,在他人生的至暗时刻,远在外地的好友申柯瑜得知消息后,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跨越900多公里,从陕西奔赴河南,辗转驻马店和开封两地,在病床前日夜不离地照顾徐海涛

在医院的日日夜夜里,申柯瑜白天带好友康复训练,晚上照顾他的起居,申柯瑜的身影就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徐海涛的病床前。徐海涛也在申柯瑜的细心照顾下病情逐渐好转,经过上百天照料,得了脑梗一度昏迷的兄弟,已经站起来了,慢慢好起来了。

好友突患脑梗 千里探望留下照料

凌晨5点,天还没亮,大多数病人都还在睡梦中,申柯瑜就已经起床,为徐海涛穿衣、洗漱、喂饭,由于徐海涛一天要做十多项康复治疗项目,为了节省时间,他要赶在6:30前去康复大厅门口排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7岁的徐海涛是河南省西平县人,早年命运多舛,父母在多年前就相继去世,为了还父母看病时所欠下的债务,也为了自己的未来,他独自一人来到开封打拼生活。2023年11月12日晚,命运又给了徐海涛沉重一击,他突发脑梗,晕倒在家中的卫生间里,20多个小时之后,才被朋友发现送往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申柯瑜说,一方面为了方便照顾徐海涛,另一方面因为经济原因,徐海涛老家的叔叔在一周后,就把他从开封转院到了驻马店西平县人民医院的普通病房。当时,所有的朋友都觉得徐海涛不会再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对朋友的担心,申柯瑜改变了和其他好友原定的探望时间,2023年11月23日,他从陕西榆林提前踏上了去往河南西平县的路程,经过900多公里,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他见到了躺在病房里的徐海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徐海涛的病情,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申柯瑜决定留下照顾他。申柯瑜说,在他生活低迷时,徐海涛曾经给了自己很大的鼓励和帮助。

亲兄弟般的照顾 昼夜不离的守护

两年前,申柯瑜和徐海涛在一次公益活动中相识,正因为有着同样的善良和温暖,一来二去,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在申柯瑜眼中,海涛是一个特别阳光开朗的人,别人有困难时,他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如今海涛生病,申柯瑜觉得,现在好兄弟遇到了困难,不能不管他。

就这样,申柯瑜放下了老家玩具店的生意,拉着行李箱直接搬进了医院,开始学着每天帮海涛按摩、喂饭、喂药,甚至清理大小便,24小时守着徐海涛。

回忆起最开始的日子,申柯瑜说,除了要学习一些护理知识,由于医院条件有限,他就拿了一床被子,一直住在医院的走廊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体的劳累和内心的煎熬并没有带来好消息,徐海涛各项指标一直在下降。在医院照顾十多天后,不少人劝他离开,回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徐海涛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加上之前朋友生活都在开封,申柯瑜和亲属商量之后,2024年1月4日,又将徐海涛从驻马店西平县转院到了开封市中心医院东院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申柯瑜的照顾下,徐海涛也从刚来时的软瘫期,身体逐渐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久了,医院里很多人和申柯瑜渐渐地熟悉了起来,有些病患家属会经常拿一些吃的、用的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发起众筹救助 给“脑梗兄弟”二次生命

申柯瑜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熟练自如,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100多天时间。徐海涛在他的照顾下,恢复得比较好,可以站立,做简单的动作,就在前不久他们还一起吃了一顿火锅。

了解到申柯瑜和徐海涛的故事后,不少网友在线给他们打气,说他们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纷纷留言希望海涛好好养病,早日康复。对于申柯瑜来说,作为朋友,他唯一的目的只想让海涛好起来。

这些年徐海涛工作的积蓄都用来还之前父母治病欠下的债,存款并不多,在他发病的时候,卡里仅有四万多元。为了给徐海涛凑齐一部分治疗费用,申柯瑜在网上申请了众筹,他说,海涛的第二次生命是大家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申柯瑜并没有把自己照顾好友的事情告诉家人,随着关注度的提高,妈妈还是从网上得知了儿子的“秘密”,她非常理解并支持儿子的决定。作为母亲,她也很心疼躺在病床上的徐海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徐海涛在申柯瑜的日夜陪护下,病情好转了起来,从最开始的瘫痪到站了起来,语言和肢体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甚至可以做简单的交流。

超越血缘的相助 超越平凡的坚持

不是兄弟,胜似兄弟。这无私的照顾和深厚的情谊从何而来呢?短片中柯瑜说得很实在,海涛在他最难的时候帮过他,所以他想尽到朋友的本分,本来想可能是为海涛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做点事。结果慢慢地,越照顾越放不下,加上海涛的情况逐渐好转,才有了旁人眼中“亲兄弟也难做到”的上百天陪护。

现在,海涛可以独立行走,可以自己动手慢慢吃饭,精神越来越好,说话也清楚多了。海涛的康复对柯瑜而言,的确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它不仅关乎“兄弟情”,也关乎柯瑜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坚持,更关乎一种在平凡中创造和体会不平凡的活法。为此所付出的任何辛苦劳累,用柯瑜的话来说“值了”。

有好兄弟的日夜守护,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海涛坚强乐观,脸上常常露出笑容,唯独在看着柯瑜妈妈发来的信息时,这个命途多舛的汉子哭得像个孩子。来自家人的关心和温暖,或许是孤身闯荡多年的海涛心底最深的渴望,而现在,他不仅有了一个不离不弃的兄弟,还有了一个张开怀抱的新家。祝海涛早日康复,在家人和兄弟的陪伴下开始新的生活。

(总台记者 王忠 李恩浩 杨文斌 孙晓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