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博界,如果问哪一天最热闹? 答案一定是: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在北京,2024北京博物馆月启动,展览周、文创周、电影周、阅读周4个主题活动周轮番登场;首都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等100余家博物馆线上线下推出近1000场展览,让观众充分感受博物馆的博大与丰富。

在湖北,湖北省博物馆推出公益“鉴宝”咨询、文物修复技术展示、书写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等一系列活动,让文博展示别开生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13日拍摄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在陕西,作为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策划的“秦汉文明”系列重磅展览和“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等大型主题活动,文化底蕴丰厚,呈现形式新颖,令观众流连忘返。

在四川,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广安,推出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乐在山水 同声共舞——川渝地区乐舞文物展”等配套活动,也是别有一番魅力……

为了更好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全国各地博物馆正在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特色、求新求变,推出丰富的文化体验,让文物“活”起来。线上线下相结合,云展览、云体验、云互动等新场景、新模式的巧妙运用,不仅满足观众对于博物馆个性化、沉浸式体验的需求,也让人们受到教育和启迪。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座桥梁。今年“五一”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国家文物局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超5000万人次、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人数达404万人次,多地文博单位接待观众人数创历年同期人数新高,“到博物馆去”已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时尚。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生动诠释着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底蕴。要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文物需要“活”起来。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新传播手段、展示文化创意、优化服务水平,文博领域始终在行动!

走,到博物馆去吧,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厚重,人类文明的深邃博大!

记者:郭海瑾

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