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耗时两个月、据称花费3亿美元在加沙地带海岸建造的临时码头5月16日最终完工。

17日,首批物资通过这一码头运到加沙地带。根据美方估算,码头的初始运量预计为每天90吨物资,随后可达到每天150吨,数天内可完成500吨援助物资的运送。

援助机构和联合国强调,这座码头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方式应该是陆路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

半岛电视台记者加布里埃尔·埃利桑多直言,美国花巨资建造码头,只是在作秀,转移舆论对美国不作为的注意力。

长期以来,以色列控制和封锁了进入加沙的多个过境点。今年3月,美国政府声称正在探索为加沙救援物资开辟"海上走廊"。路透社报道说,海上运输不仅速度慢、价格贵,并且受天气影响很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针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救援方面,陆路通道的作用"无可替代",美军修建的临时码头能够提供的补偿是"杯水车薪"。

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运送方面,陆路口岸的功能无可替代。这一点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已被联合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机构以及地区国家反复强调。他们明确指出,没有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陆路口岸作为保障,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救援将无从谈起。

因此,当陆路口岸被封锁时,这无疑是以色列加大对加沙地区围困、将军事行动置于人道主义之上的明确体现。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加剧。目前,除了陆路口岸外,美国修建的临时码头和地区国家通过空投方式运送物资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干扰,导致物资运送中断。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陈濛 印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