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泥耙、盐板、盐车……走进上海市沧海盐田盐文化博物馆非遗展厅,珍藏着琳琅满目的曾经陪伴着盐民们辛勤劳作的制盐工具和生活用品。今天,位于金山区漕泾镇的沧海盐田盐文化博物馆非遗展厅正式开幕。现场通过展览导览、互动体验、教育讲座、亲子活动和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了盐文化民俗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非遗展厅。漕泾镇供图(下同)

漕泾的盐业史可追溯千年,公元前222年秦置海盐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两千多年来,以海为生的漕泾先民既书写了盐业发展史,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海市沧海盐田盐文化博物馆于2020年开馆,逐步形成了“一书、一剧、一馆、一论坛”的盐文化品牌。2022年,漕泾镇盐民生活习俗被列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了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参观者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领略盐文化的独特魅力,博物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增设了盐文化民俗非遗展示厅,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盐民的300多件有关盐文化历史的藏品,通过图文、实物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盐民的制盐方式、传统智慧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向人们还原真实的“海盐”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的海水晒盐业基本消逝,绝大部分盐民就地转从其他行业,漕泾镇海涯村还留有上海最后一批盐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当天,3对海涯村老盐民和蒋庄村学生进行了盐文化非遗传承结对仪式,并通过表演短剧《一口铁锅》,展现盐民的精神并传承红色盐文化故事。在“盐”途有你——盐文化传承微访谈中,上海市沧海盐田盐文化博物馆馆长张蓉、金山区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高文斌、非遗传承人邓海军以及盐民后代杨尊尧分别分享了金山地区盐业发展史、民俗习俗、盐民精神等内容。

“真是太有意思了,原来还能用盐水来发电!”在盐文化互动体验活动中,50组家庭亲身体验了利用盐水发电的原理和过程。同时,还设置了盐知识问答游戏,通过互动的方式提升孩子们对盐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博物馆内还新增了关于盐的课程,如海盐肌理画、盐水的奥秘、盐的计量、盐焗虾等,让孩子和家长们在互动体验中,增加对盐文化的了解。在盐文化产品展示区,展示了盐雕艺术品、盐画作品、竹盐新品等与盐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在欣赏盐文化的同时,游客们也能将盐文化的魅力带回家。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开辟出了6600平方米的二期体验区,重点开展盐田劳作实践体验项目与文创体验课程等。

通讯员 张丹萍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