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中国一直呼吁要通过谈判解决国家之间出现的任何问题。我们也知道,中国认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也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您个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中国民众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是什么?如果把时间倒回2月24号之前,您认为俄罗斯有没有可能不对乌克兰进行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南:关于对乌克兰的特殊军事行动在2月24号之前有没有可能不动,我觉得完全是有可能的,因为这取决于俄罗斯最高当政者的决定。可以25号动,也可以28号再动,但是不可以不动。不可以不动的原因就在于——在德国记者、美国记者、法国记者和其他的国际媒体谴责俄罗斯时,我对他们的解释是这样:你看着是俄罗斯打了乌克兰一巴掌,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乌克兰犯规在先,而俄罗斯是忍无可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但如此,我特别注意到普京先生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在他如泣如诉的演讲中专门讲到了顿巴斯地区那些俄族的老百姓生活在包括亚速营在内的恐怖组织的屠刀之下,被屠杀、被迫害、被奴役的时间那么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种族灭绝和人道主义灾难,俄罗斯军队施以援手,难道不是捍卫国际正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如果只抓住俄罗斯出兵这一件事来说,是不对的,就没有把安全问题整体化来看待。在经济学上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合成谬误。单就这一巴掌而言,当然是俄罗斯首先出兵的。但是在这巴掌之前你们做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辛老师知道,我是一个北京胡同里的老百姓。如果在胡同里有两个人打起来了,我们第一说别打了,有事好好说。第二,我们会问谁先动的手,谁先动手谁负责任。

也就是说是谁打响的第一枪,谁搓火,谁拿刀比划俄罗斯的颈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外交官华春莹女士,她在面对国际媒体的提问时曾问道当把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逼到死路的时候,你们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那个时候特殊军事行动刚刚开始。所以胡同退休老头司马南和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那就是说有因有果,因果是有一种直接联系的。现在只讲果而不讲因,是一种倒错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西方媒体在美国和北约的舆论攻势之下,努力把俄罗斯塑造成一个纳粹的形象,而把真正的纳粹——乌克兰的倒行逆施轻轻地都抹去了。这是一种舆论战的做法,这种战法本身就是今天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人说今天的战争呈现了全新的特点,依我看这个特点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把舆论战、经济战、金融战和军事战完全结合在一起。西方动用舆论优势居高临下地在全世界散播不利于俄罗斯而有利于自己的谣言。比方说过去“今日俄罗斯”在西方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今天西方完全掐断了“今日俄罗斯”的媒体传播渠道,害怕听到这个强有力的媒体的声音,那就是战争的一部分。

对这一条,很遗憾,现在很多人看的还不是很清楚。在我的节目当中,我经常讲这种道理,慢慢去影响那些有公正之心的,包括悲悯的、反战的老百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