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曾写道:“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人生阅历与艺术境界相辅相成,年少时的书法创作,大多追求个性张扬,用笔明媚开张、潇洒奔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笔法、意境感悟加深,用笔不再流于表面,开始丰富内在质感、情意表达,到了晚年融会贯通之时,书法造诣更是登峰造极,用笔老辣成熟,气韵陈厚温迈,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

例如米芾的书风变化,充分贴合孙过庭此话,他自7、8岁学习书法,10岁取学于周越、苏轼,曾言:“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岁开始“集古字”,临摹大量的颜真卿、王羲之等名家法帖,体悟晋唐笔法之妙,由此功力大成,创造风樯阵马、八面出锋的“刷字”笔法。

运笔迅疾痛快、变幻莫测,点画雄逸浑健,极尽张扬飞动之象,个性十分独特,甚至外行都能一眼分辨他的字迹,而且米芾善于反思,敢于批判前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潇洒自然“真趣”的角度分析,把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王羲之等晋唐大家,存在的书法问题,直白简练点出,足以见米芾感悟力之强悍。

晚年时期的米芾,没有止步于眼前成就,一改早年书风,笔画雄伟磅礴,气韵典雅超逸,可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临终前写的“大字绝笔”——《舞鹤赋》,900年来无人能复刻,此作于1106年为宋徽宗赵佶而写,共有98行,合计447个字,单字大小约为6厘米。

体式宽阔大气,点画飞动峻逸,多以尖峰入纸,运笔中锋不断衄搓,转折处或侧锋,或露锋,笔丝轻微连转,点画干脆爽利,犹如龙蛇飞舞,极具流动潇洒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字层面米芾效仿王羲之,大多欹侧,但他的结构比“王字”宽朗,不再单求紧结势态,中心多布白,再加上痛快淋漓的“刷字”笔法,笔笔随遇而变、独出机巧,尽显雄健清新、醇和自然之美。

《舞鹤赋》原本藏于宋内府,后来转入元朝皇宫,元文宗曾命柯九思为“奎章阁”鉴书学博士,柯九思鉴定此作后,在卷首题写“空前绝后”四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真迹问世后,曾有专家说“这一发现不亚于考古找到古墓”,苏轼也称赞他的水平比肩王羲之,说到:“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时常临摹,不仅可以学到“二王”笔法,掌握丰富多彩的提按、绞转变化,还能开阔笔势,不被“王书”秀逸之风束缚,提高艺术想象力,利于个人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米芾《舞鹤赋》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此品推出一款纯手工装裱的经折装,采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查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加入独家出版的现代字注解,此等精善度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细腻、还原,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完整可查,与原作如出一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