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和欣赏草书需要一定的门槛,正是由于其“神秘性”,很多人都对它产生了误解,认为只要写得快、写得乱、写得让人认不出来就是草书。这种偏颇的观点使得“丑书”“乱书”“鬼画符”也被划入了草书的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古代那些名家看了,估计会气死。真正的草书乱中有序、狂中有矩,书写将情感与笔墨充分配合,作品的节奏、变化和美感堪称“五体之首”。从章草到今草,它历经了几百年的发展,诞生了张芝、索靖、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六位称得上“草圣”的大宗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书彻底成熟,行草转变为狂草是在怀素这里完成的,他也被称为草书史上最后一位大师。怀素的高明之处一是在于他融合前辈们的笔法,并化为己用。二是真正做到了“人笔合一”,他在创作时借着酒兴,挥毫泼墨,笔随心走,将情感尽情挥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素生于书法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书之人。幼年时,怀素就精于临帖,仅用数年就颇有名气了。李白写诗称赞他:“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他早年取法于邬彤、陆彦远、智永等人,后又在颜真卿处领悟张旭用笔,自此书艺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素传世作品不多,而学界公认的真迹就更少了,除了大家熟悉的《自叙帖》《苦笋帖》外,陕西西安还发现了他另外一件作品——《藏真帖》。此作极为罕见,却是怀素生平得意之作,世人称赞“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真帖》内容包含《藏真帖》《律公帖》两帖,纵140厘米、横49厘米,共计6行、51个字,论笔法变化之丰富、体势之雄放奇绝,已经超越了王羲之和张旭。

《藏真帖》释文为:“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所恨不与张颠长史相识,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传长史笔法,闻斯法,若有所得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帖起笔藏露兼用,行笔中锋为主,笔画瘦劲多姿,结字攲侧而圆浑。字迹大小错落、收放自如,如“颜尚书”三个字雄健耸立、醒目突出。而后字迹骤然变小,越写越洒脱快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篇行、草交杂,用笔圆转浑实,颇能见出“篆籀笔法”。行笔速度多变,从开始时的沉着,到中期的不疾不徐,再越来越快、渐入佳境,欹侧之势变大,分间布白与开合幅度增加,真可谓劲健雄奇之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孟頫曾点评怀素草书“虽率意颠逸,终不离魏晋法度”,此作就是例子,用笔千变万化、酣畅淋漓,但没有一笔胡来,蕴含着最正统的笔法,每个字都值得好好临摹千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我们将怀素《藏真帖》进行了超高清12色微喷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我们还进行了纯手工装裱,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