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书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尤其是“碑学”,被“帖学”压了几百年后,终于“扬眉吐气”。从清中期开始,书坛连续出了很多学碑大师,如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俞樾、吴昌硕、康有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位之中,何绍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取颜真卿、李邕、欧阳通、王羲之笔法,又融入《张黑女墓志》等笔意,达成了碑帖的平衡与协调,为赵、吴等人提供了碑帖兼容的范例。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嘉庆四年(1799年)生于湖南道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从临摹《淳化阁帖》起家,早年对颜真卿笔法钻研得非常刻苦。16岁在京城游学期间,他结识了很多文人,因此受到“碑学”风气影响,书风开始转变:“忆余十六岁时,先公官少司成,十八省癸酉科选拔生肄业成均者彬彬然执贽门下,余得尽识其才俊,为余有交游之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取法极广,自周秦两汉至清代中期,金石碑版、墨迹手稿,均有所研究,他取其金石气,将真草篆隶融为一炉,而他提出的“篆分遗意”,使得当时衰败的帖学有所复兴,“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传世作品很多,可供临摹之处丰富,不过,他最为人乐道的是独特的执笔方法,即“回腕执笔”法,也被称为“龙眼法”。回腕执笔古代就有,张芝、黄庭坚都很擅长,而到了何绍基这里,它才变得独特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在《张黑女墓志拓本》中写到:“每一临字,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褥矣。因思古人作字,未必如此费力,直是腕力笔锋,天生自然,我从一二千年后策驽骀以蹑骐骥,虽十驾为徒劳,然不能自已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回腕执笔变“运腕”为“运肘”,用肘运笔时拇指和食指成虎口状,掌心及指尖皆向胸前,这非常考验体力和用笔之娴熟。当代书法家启功对何绍基的执笔法颇有微词,讥讽其为“猪手法”,还说何绍基临帖就像交差,并不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功将自己的执笔方法称为“凤眼法”,颇能看出对何绍基的“不服气”。不过,何绍基这一执笔法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不小的益处。比如其字用笔迟涩多变,以拙弄巧,笔画一波三折,轻重、顿挫、运墨浓淡、枯湿,变化万千、对比强烈,回腕执笔能使得这些变化更加自然,也更耐人寻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对何绍基的书法有什么评价,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