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国内油价迎来了年内首次“两连降”。

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下调235元、225元,这也是年内下调幅度最大的一次。本轮价格调整之后,部分地区92号汽油的价格又重新回到了8元/L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大燃油车用户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不妨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汽车行业还能不能重回燃油时代?

在新能源领潮的当下,说汽车行业重回燃油时代,似乎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回旋镖”已经确确实实发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看一个媒体研究调查的结果。一项外媒的调查研究称,在购买了电动汽车之后,一半的车主表示未来将重新购买燃油车,以替代电动汽车,或是将其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主要有三个原因:价格、基础设施和续航里程焦虑。此外,还有一部分电动车车主认为,家中再购买一辆燃油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备用,可以获得更好的用车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国内用户对电动车的接受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但在国内的一项市场调查中,所有受访者当中下辆车继续考虑购买新能源的比例仍然有所下滑,22%的纯电动车车主表示下一辆将不再考虑新能源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看车企的反映。不管是出于避免亏损的目的,还是保护传统汽车工业的需要,欧美车企们已经开始放弃曾经定下的激进的电动化目标,转而重返燃油车的怀抱。

丰田正在执着的研发新的超级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驰已经表态不再坚持原先2030年前在主要市场全面转向电动汽车销售的目标,转而继续积极研发全新的内燃机车型。并且,最新的消息是,奔驰已经取消了新纯电平台MB.EA Larged的研发。宝马也推迟了全面电动化时间,表示不会放弃内燃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内看起来电动化决心最坚决的大众汽车,也已经放弃了全力以赴发展电动汽车的计划,并对外透露:“客户现在想要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包括中国和美国的客户。”

通用福特更早之前就已经暂停或推迟部分电动化战略。美系的凯迪拉克官方相关高层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也披露,“油电将会长期共存。”换言之,凯迪拉克也将在 2030 年后持续售卖燃油车。在这之前,凯迪拉克曾经计划全面转型为一个纯电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电动化的长期趋势。只是,对大部分人来说,燃油还是一个必需品。

国内的新能源车销量也在变化。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6.2万辆,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8.8%;插混总体销量25.5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10%;增程式批发6.9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下降10%。插混的增速远远强于纯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速带来的是销量结构的变化,4月份新能源渗透率为40.3%,但是其中插电混动占比达新高,达到了41.4%。如果不算很多地方的网约车都是采购纯电车型,纯电的占比还得往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混、增程车型,虽然从政策上归为新能源车型,但仍然离不开燃油。

油,可以不用,但有那么一箱油放在那里,里程焦虑就不再有了,出行限制也就没有了。这就是新能源时代燃油的意义。如果油价能够继续下降回到7元时代,燃油始终还是有存在的价值。现阶段新能源改变的,只是电与油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燃油时代并没有结束,汽车正在回归燃油车时代。这句话没错吧?(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