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在办卡6年之后,广西百色的蔡先生突然发现,他那张额度只有1万多元的信用卡,每年竟然要交900元年费,于是他停止还款并要求银行退还年费。一年多来,他一直向监管部门反映、投诉此事,在此期间,银行委托催收机构多次打电话、到其单位催收。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以“恶意拖欠信用卡欠款”为由,将他起诉到了法院。(据5月18日大风新闻)

蔡先生提供的视频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先生提供的视频截图

单就这一事件而言,虽然蔡先生表示,银行业务员并未告知给他办的是什么卡,年费多少,但是他却在办卡协议上亲笔写下表达“同意知晓”的相关文字并签名,而且是在交了年费6年之后才提出异议,因此监管部门无法认定银行未履行告知义务,只针对其催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和处理。具体这一年费纠纷要怎么解决,恐怕还是需要双方通过法律途径厘清是非。

当年蔡先生签字的办卡协议(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蔡先生签字的办卡协议(受访者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网友关注的焦点是,银行给蔡先生发的信用卡,额度只有14000元,但是年费却高达900元,的确是相当不划算。一般来说,银行信用卡的年费会根据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品种的信用卡来收取,普通信用卡额度较低,有一些是终身免年费的,有一些是首年免年费、刷卡达到一定标准免除次年年费,也有些卡不免年费,但一般就是100元-200元,会附赠相应的礼品或消费权益。但金卡、白金卡等高等级信用卡,年费更高,对持有人的信用评级要求更高,卡片的信用额度也会更高,尤其是白金卡的信用额度一般会在5万元以上。像蔡先生这种情况,属于没有享受到白金卡的信用额度待遇,却要付白金卡档次的年费,确实会有种“被坑了”的感觉。

很多人看到这一新闻的第一反应是,赶紧查查自己的信用卡,看有没有不知不觉中被收了高额年费。十余年前,银行曾经掀起过一波“发卡潮”,各银行都想尽办法加大信用卡推广力度,跟各种商业体、品牌搞联名,提供差异化的办卡优惠和服务,发起一波又一波“发卡运动”。

那些年,会有很多兼职的业务员在写字楼、社区甚至高校穿梭推广信用卡,不少人都会冲着办卡送的礼物,业务员宣传的各种优惠权益就办了卡,还有人或许只是为了帮亲戚朋友完成考核任务而办卡,但是如何合理办理和使用信用卡,可能会收取哪些费用,哪些费用可以减免,业务员为了提高办卡率,可能不会主动告知,办卡人也懒得看密密麻麻的协议内容,再加上年费、管理费等费用的收取,几乎每个银行的规定都不一样,各种减免规则非常复杂,乱花渐欲迷人眼,埋下了众多纠纷隐患。

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监管部门着力规范信用卡业务经营,要求商业银行避免过度发卡和过度授信等行为,要引导持卡人理性、科学消费。但目前,各大银行的收费规则依然是各有一套规矩,要想搞明白,持卡人确实得多花些心思。而当前信用卡领域的消费者投诉中,也有不少都涉及信用卡的利息、年费、手续费等收费问题,其根源就在于银行收费各行其是,费用披露不够清晰,预先提醒不够到位,让用户体验不佳。

希望监管能够进一步深入,持续加大力度,让包括信用卡年费在内的银行收费定价更合理,信息披露更主动透明,加强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推动各个银行的收费标准逐渐统一,让这些费用不再是糊涂账,也促进市场竞争更加规范,让金融消费者不再雾里看花。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