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处最近公布了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才)今年第一季度的获批数据。共有5,594宗个案获批,相较去年同期增值60.93%,但仅比上季度多出7.39%。

01

获批行业三巨头洗牌

以往首三位常年是学术研究和教育、商业和贸易、金融服务,今年金融服务被踢出前三

去年一季度金融服务还是位列第一,当时的占比有23.65%。

夺魁的是艺术/文化行业,达到1,566宗,相较去年同期获批人数(156宗)上涨903.83%

并且所有行业中只有这个行业的占比有增加——达到27.99%

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不足5%,然后一路攀爬,去年全年数据出炉的时候,占比已经去到12.63%,今年一季度直接再翻一倍登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业第二、第三分别是是商业和贸易(15.98%),学术研究和教育(15.02%)。

商业和贸易占比变化不大,反而是学术研究和教育,录得4.43%的降幅,仅次于掉出前三的金融服务(降幅5.53%)。

02

“其他学历”占比大涨

学历方面,超过76.18%是学士学位及以下的申请人。

以往学历占比都集中在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今年反而是“其他学历”,占比超过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才的申请条件,通常情况下是需要“学士学位”的,但如果能证明有良好的技术资格/专业能力/有关经验和成就也是在港府的考虑范围。没想到有这么多“其他学历”获批的。

这一点,倒是和隔壁优才项目形成强烈的对比。

优才一季度获批2,735宗,学士学位及以下的申请人加起来只有37宗,占比1.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多数薪酬低于2万

薪酬方面,这两年普遍往“2万以下”集中,2023年一季度的时候占比还是20%左右,经过了四个季度上升,现在占了有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专才因为无需投资、申请周期短、成功率高、无配额限制、无行业限制等优势自推出以来备受青睐。在高才通出来之前,他是港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揽人最多的。

够不到优才/高才通条件,又不想花大价钱去留学的内地人士,可以考虑专才通道。

不过他有自己的门槛——需要在申请前先获得香港雇主的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