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志明律师

17日,楼市出台四项重大利好政策,针对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调整为15%,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举例,以前上海首付比例最高的时候是70%,买一套1000万的房子得先拿出700万,现在只需要拿出150万就可以,所以这个政策对于降低购房门槛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天谢地,150万就能在上海买房,我蠢蠢欲动了。

严专家确实精得很,拽得很,一下子算出来1000万的房子首付是150万,专家就是专家,一针见血地为购房者指明了道路,描绘了远景,让无数的购房者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美轮美奂的幸福生活,但专家总是习惯于留一手,比如专家没说这话。

1000万首付15%是150万。那15%首付之后贷款额是850万,贷款850万按揭30年的话,利息大概需600万,月供是4万多多,这组数据咋没说呢。不要说一组数据了,就说一个数字——4万多的月供……专家你敢说吗?

4万多数字很多网友或许对这个概念没有直观感受,毕竟如今网民起步都是100万收入的,4万和他们距离有点远。那我就以统计局的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202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工资也就1万元,4万元的月供相当于家里四个劳动力不吃不喝30年才能把一个房子给养起来。这下明白了吧?

所以我现在想请教严专家,这个社会上每个月能还款4万元的家庭到底有没有,有的话能有多少?假如真的存在这样的家庭,他们难道至今还没有房住?还非得等首付降到15%才行动?但不得不佩服中国的专家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从来只教你如何花钱,但从来不教你如何赚钱,即使如此他们说起话来还是精神抖擞、振振有词的样子。

楼市刺激新政看起来力度空前,但其实操上是有难度的。不管是你首付降到多少,哪怕就是降到0,购房子的总成本并没有大的变化,最终总成本还是买房人承担。降首付只能吸引傻子买房,聪明人是不会买房的,因为聪明人是知道房款总是要还的。

而对于傻子,虽说他们想买房,但因为他们傻,收入有限,15%的首付也是交不起的。所以说,所有的楼市刺激都没在根子上刺激,根子上刺激就是降房价。让那些真正有居住需求同时又不傻又讲诚信的人买房。这才是关键。

没有嫁不出去的姑娘,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再老再丑的姑娘,只要降低期望值总是嫁得出去的;再滞销的房子只要降低房价总会有人买的。嫁不出去还是期望值没降到位,卖不出去还是价格没降到位。

现在看来地方ZF心里急啊,心里急就和房地产商好好研究研究,把房价继续下降,不要总是小打小敲的,什么买房优惠券,这些屌用没有。但凡发优惠券,都说明愁销,既然如此我要什么优惠券啊,就等你降价,房不降不买房,车不降不买车,钱在我手里,耗死你。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感受,过去上个学要“找人”,现如今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找学生’了,这就是趋势的力量,认清趋势我们就会少上很多的当。为此,我们来看网络大V”蔡相信24小时说房产“的一个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四月份似乎是过去四年销量最差的一个月只有6172亿。”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而刚过去的4月份还有一个数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房价继续下行,同环比降幅均有所扩大。新房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由上月的57个增至64个;二手房价上涨城市只有1个,69个城市房价下跌。

二手房价格同比数据中,一线城市同比下降8.5%,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8.0%、7.5%、10.2%和8.5%。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8%和6.6%,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

那些天天吹嘘一线城市房价不跌的家伙眼睛睁大点看看,如果还看不清就把眼睛珠子摘出来看,一线城市房价降了没降?今天我在高铁站听两个爱房人士聊天:

爱1:“你上海的房子降价了没有?”

爱2:“不知道,唉,不敢看……”

爱1:“嗯,就当没降价吧。”

爱2:“只能这样了。”

看到他们掩耳盗铃的对话,我真的想笑。大大方方说房价降了,难道就会脑血栓?此番接二连三的刺激政策,一些人据此称“市场活跃度或将逐渐修复,5月份市场将比4月有所好转,”这其实是走夜路吹口哨的套路,给自己壮壮胆罢了。

现在,与其买房,还不如做专家呢,做专家比买房还是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