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一生没有生育,晚年,她收养了两个女儿,并对她们爱得十分深沉。

隋学芳,东北人,在东北参军,1950年由部队安排到宋庆龄身边做警卫工作,宋庆龄的警卫秘书。宋庆龄1893年生,要比隋学芳大30岁,也就是说隋学芳在她身边工作的时候,她已57岁。因为工作的需要,隋学芳结婚后全家人都住在宋庆龄上海住宅的配套楼里。1957年,隋学芳有了女儿隋永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警卫秘书,隋学芳知道一生未曾生育的宋庆龄非常喜欢孩子,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谁要是有了孩子,就抱来让我看看呀!”因为这个,隋永清1岁左右时,被抱到了宋庆龄面前,让隋学芳和妻子没有想到的是,隋永清面对宋庆龄不但没有因为认生哭闹,反而嘟起小嘴儿笑了。宋庆龄见隋永清眉清目秀,打心里喜欢,其后不久便提出收养隋永清的愿望。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隋学芳只有一个女儿,虽然他知道已经60岁的宋庆龄非常孤独,但还是舍不得将女儿隋永清送出去。到了1959年,隋永清2岁时,隋学芳又添了一个女儿,因为他和妻子要照顾新生的女儿,就将隋永清常常抱至宋庆龄处,而宋庆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实现了收养隋永清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岁,已经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但对宋庆龄来说拥有女儿却是第一次,而长期潜伏到她心中的母爱也便被完完全全地激发了出来。隋永清小时候多少有些调皮、好动,有一回她沿着二楼的窗户爬到了顶楼,随时都有可能一脚踩空掉下楼去的可能,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保姆被吓得不知道怎么办,宋庆龄强忍慌恐,仰脸对隋永清轻声说:“小宝贝啊,你别动,看着妈妈就行……”

隋永清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工作人员这才上前将隋永清抱了下来。对于隋永清类似于此的举动,保姆李燕娥要宋庆龄好好“管管”隋永清,但宋庆龄却说:“孩子那么小,你给她说那么多,她有听懂吗?”又说:“这孩子能自己爬到顶楼上去,我看她长大了一定很勇敢!”

在这里,人们不难看到宋庆龄对于孩子的爱,多少有些溺爱。据说,隋永清怕打雷,夜里听到打雷声总不睡觉,宋庆龄就给隋永清一个玩具宝宝,让隋永清抱着保护自己的“孩子”,又为隋永清一遍遍地讲打雷与闪电的科学道理,又一遍遍深更半夜地安慰鼓励隋永清,终使隋永清不再惧怕打雷闪电了。

当然,宋庆龄在这种慈母般的付出里也是快乐的,她还曾经向自己的德国友人写信说,隋永清很有音乐和舞蹈的天赋,走起路来也像是合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还说,隋永清宛若天仙,很像她自己。幸福与快乐在此已不言而喻,那是一个母亲深爱着孩子的心。

1963年,隋学芳家中添了一个儿子,但在10月他为儿子过完满月之后,突然得了脑溢血,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却偏瘫在床,不能再担任警卫工作了。这时,除了隋永清之外,隋学芳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亲,因为不能参加工作,工资又不高,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

宋庆龄觉得隋学芳在自己身边工作多年,又收养了隋永清,就主动承担了隋学芳一家的一部分生活费用。而这时候,隋永清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培养她的集体主义思想,宋庆龄将她送到了自己创建和领导的上海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只有周末才被接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庆龄和隋永清

1966之后,宋庆龄到了北京,不能和隋永清继续在一起了,直到1969年她回到上海,才又将隋永清接到了身边。让宋庆龄没有想到的是,在几年不见的天气里,隋永清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而那时,宋庆龄的身份情况已经不容乐观,不仅需要女儿的陪伴还需要女儿的搀扶,在女儿对她“妈妈太太”的称谓里,愉快幸福好安度晚年。

1972年,隋永清参军,成为了一名文艺兵,也许是女儿走了,身边没有个人,宋庆龄不习惯了,在第二年又收养了隋永清的妹妹隋永洁。如此,隋永清、隋永洁成了陪伴宋庆龄走向生命终点的人,宋庆龄给了她们幸福的母爱,她们也给了宋庆龄动人的孝心。

宋庆龄尽力满足着隋永清、隋永洁姐妹所需的一切,隋永清、隋永洁姐妹也尽力地温暖着宋庆龄,对此,宋庆龄说,幸亏有她们强壮的胳膊搀扶我,要不我哪能走那么远的路、开那么多的会。还说,女儿搀扶她的时候,要是遇到有记者拍照,就会马上松开手,这样,照片上的她“像是自己在走”。语言之中除了对女儿的满意,还有因为拥有女儿的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兵后的隋永清和宋庆龄

大约1978年前后,隋永清有了一次出国留学的机会,她兴奋地回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宋庆龄,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替她高兴过后,宋庆龄一个人坐着像是丢了魂似的,一会儿说错话,一会儿叫错人。隋永清一下子明白了宋庆龄的心思——这是“妈妈太太”怕她离开呀,于是,就上前来告诉宋庆龄自己不想去了,心里舍不得丢下“妈妈太太”。宋庆龄虽然嘴上劝隋永清“自己想好”,表情却是如释重负。这就是母亲和女儿,在一起待久了,谁也不想离开谁。

也许是因为自己不想让隋永清出国留学,宋庆龄在心里觉得多少有一些亏欠,1979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宋庆龄把隋永洁送了美国读书,为此,本来就精打细算着过日子的她,在经济上多少有些拮据了。送走隋永洁后,她对友人说:“今年我的生活费大大增加了,又要还债。”显然,这都是隋永洁去美国读书的花销,而宋庆龄因为隋永洁去美国是向友人借了钱的。

1980年,隋永清要结婚了,对方的年龄要比隋永清大一些,宋庆龄因为这个在心里多少有些不愿意,但她还是体体面面地为女儿操办了婚礼。在隋永清离去的当天,她们母女二人抱在一起大哭一场,宋庆龄还对隋永清说,如果女婿不好,哪怕一点点不好,都要让隋永清回家来。

隋永清出嫁后,虽然还常回来看宋庆龄,但宋庆龄总想着能和女儿朝夕相处,有人问及她的健康状况,她说是大不及从前了,好像是得了什么大病一样。可见,女儿隋永清在宋庆龄心里的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逝世。临行前,她一直等着自己的两个养女,隋永清从福建赶到北京,隋永洁也从国外专程赶来。见到两个养女,宋庆龄决定将自己的一些个人物件送给隋永清,并说如果隋永清的日子将来好过了,这些个人物件就是纪念,但如果生活“有困难,可以(拿它们)换点钱”。接着,她伸出手摸了摸隋永清和隋永洁的脸:“亲爱的宝贝,终于见到你们了……”随后,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宋庆龄去世后,医院对她的遗体进行检查,发现她下腹部盆腔内无子宫(已切除),只残留子宫颈。这和她的病历本上记录的,她在1936年做手术时,子宫被切除是一致的。这时候,人们忽然就明白宋庆龄为什么会如此爱自己的两个养女,手术虽然切去了她的子宫,但却没有切去她对子女的渴望,而她收养隋永清、隋永洁姐妹,也说明了她作为一名女性、一位母亲的伟大。

有这么一句话:母亲仿佛就是为了照顾子女而生的,宋庆龄虽然没有做过真正的母亲,但她却在隋永清、隋永洁的身子体验到了母亲的快乐,并尽到了的母亲的责任,让自己的人生很圆满。让人欣慰的是,隋永清后来成为了演员和收藏家,隋永洁留在国外,生活也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