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颛桥镇成功预防一起网络金融交易,帮助居民俞阿姨避免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为居民保住了“钱袋子”。

“你们再上门,我就跳楼。”

日前,一位自称“家有平台”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俞阿姨推销,并承诺购买50万元的金融产品后,将赠送一块“黄金”。俞阿姨立马就行动了,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功能的她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选择“货到付款”,并前往银行取出50万元,准备现金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颛桥镇反诈预警平台监测到后,社区民警及属地金三居委工作人员立刻上门进行劝阻,然而俞阿姨情绪异常激动,扬言“你们再上门,我就跳楼 ”。为缓解僵持的场面,居委工作人员联系俞阿姨的亲属,并安排了两位志愿者对俞阿姨进行安抚。据悉,这两人既是俞阿姨的邻居,也是居委会为她安排的结对志愿者,平时联系比较多,俞阿姨对两人比较信任。在志愿者的陪伴下,俞阿姨冷静下来,并在社区民警的劝导下,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上了诈骗。

次日,在社区民警和居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俞阿姨把刚取出的50万元现金存回了银行。此时距反诈中心发出预警,正好经历了24小时。

聚焦“高发人群”开展反诈宣传

从抵触到接受,从激动到平静,俞阿姨能避免50万元的损失,离不开社区民警、居委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据统计,在俞阿姨所在的金都新村,60岁以上户籍老人共648人,其中,像俞阿姨这样的独居老人有39人,他们已然成为高额回报、高息分红、以房养老、项目投资等非法集资骗局的“高发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一特殊群体,金三居委工作人员与社区民警上门帮助老年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时,通过开展讲座、面对面宣传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反诈意识。对于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金三居委还为他们挑选了结对帮扶的志愿者,定期上门陪他们谈心谈话,适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用陪伴筑起坚实的信任基石, 方便在老年人遇到电信诈骗时劝服他们,为他们幸福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正是因为信任志愿者,才让俞阿姨放下心防,相信社区民警、居委工作人员的话语,最终避免了经济损失。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为让市民群众远离诈骗之害,颛桥镇始终坚持与辖区派出所、银行、电信运营商等相关单位开展合作,形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合力,为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颛小鹤

编辑:高淑婷

初审:方佳璐

复审:林心怡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