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曾国藩心学实战》是一个系列,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全是曾国藩心学在官场、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运用,是普通人快速成长的操作手册。方法简单,易操作,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我们继续讲解《曾国藩心学实战》。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家居4个多月时间后,到长沙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开始筹办团练。

在咸丰皇帝任命的40余位地方团练大臣中,为何只有曾国藩能成就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笑到最后的人,不是靠努力和运气,而是靠这条秘诀,即心学思想中提到的“因时制宜”。

曾国藩是如何操作的呢?下面,我们结合曾国藩出任湖南团练的案例,详细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咸丰皇帝任命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的目的来看,他是希望通过曾国藩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因,能快速带领地方团练,阻挡太平军北上的步伐。

可是,当圣旨传到湖南的时候,太平军已经离开湖南进入湖北,也就是说,湖南的境内,已经没有太平军了。

此时的曾国藩有两个选择:一是向咸丰皇帝汇报,湖南没有太平军,根本用不着办团练;二是像其他团练大臣一样,在省城挂一块牌子,装模作样地办公,敷衍朝廷。

曾国藩如果真这样做,也是符合朝廷规定的。咸丰皇帝对如何搞好团练工作,有明确规定:

无事则各安生业,有事则互卫身家。一切经费均归绅耆掌管,不假吏胥之手。所有团陈壮丁,亦不得远行征调。

清朝历史以来就不让汉人掌握兵权,咸丰皇帝这样规定,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团练大臣的手中有了兵后,尾大不掉。太平军离开湖南,湖南暂时安全,曾国藩这个团练大臣的价值并不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曾国藩却认为,要想对付训练有素的太平军,在朝廷绿营没有战斗力的情况下,必须另立新军,才能达到目的。如果有了一支精锐部队,不仅可以保护湖南,也能出省作战,主动进攻太平军。

曾国藩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他是如何“因时制宜”的呢?请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