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思聪

1990年,在台北圆山饭店内,被幽禁半个世纪的张学良首度公开庆寿。席间,老人点名要听《思乡曲》的小提琴曲。当音乐响起时,张学良先是闭目沉思,然后以手遮面,潸然泪下。这首《思乡曲》的作者,是马思聪。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幼石街上,小名“艾”。马思聪的这首《思乡曲》创作于1937年。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流亡关内。马思聪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

此后,以它独特的优美旋律、浓郁的民族风格等很快流传到大江南北,拨动了那时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战争年代结束后,这首曲子经久不衰,激发了一代代离乡背井、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中的经典。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特意会见了马思聪。多年之后,马思聪回忆起此事时说:毛泽东有非凡的聪明,眼睛出奇明亮,问一知十。马思聪还说,自己当时与毛泽东讨论音乐艺术达3个小时,最终都达成了共识。他说毛泽东喜欢读书,喜欢写诗,大家都有艺术细胞,是知音。

新中国建立前夕,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曾亲自邀请马思聪全家赴美,被马思聪谢绝。马思聪像当时许多报国心切的知识分子一样,毅然选择留在即将改变颜色的中国。

1956年,马思聪(右一)和总理、马叙伦先生等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马思聪(右一)和总理、马叙伦先生等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院
1968年。马思聪演出后为听众签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马思聪演出后为听众签名

新中国建立后,他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和许多选择“留下来”的知识分子一样,积极响应号召,赴抗美援朝前线慰问演出,到淮河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创作歌颂工农兵和新生活的作品。

马思聪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家,他直抒胸臆、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他既热情地肯定过冼星海的成就和“勇士精神”,又不客气地指出过其技术上的缺陷;当贺绿汀成为批判对象时,他曾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针对解放前的音乐派别之争,他说,提倡抗日救亡的音乐家好比黄河,而刘天华等人犹如黑龙江、闽江、红河、辽河,“各有功德,各有优胜,没有必要长久地势不两立”……

作为一个小提琴家,马思聪的琴艺高超、但从不卖弄。1963年“上海之春”全国比赛时,一位号称“东北一霸”的小提琴家找他当面讨教,拉了一首极难的帕格尼尼协奏曲。马思聪二话不说,拿出琴来重拉一遍,而且是凭记忆背奏。对方当即叹服:“厉害、厉害!”

遗憾的是,马思聪在后来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并因此于1967年1月经香港、出走美国。1971年7月,美国总统基辛格从北京返回美国时,周恩来托其向马思聪转达:“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去美国,我很难过。”

马思聪曾经是中南海的常客,总理宴请国宾时,常请马思聪即席演奏。有一次,总理还把陈毅拉到马思聪身边,打趣道:陈老总,我们三个人都是法国留学生,人家马思聪就学到了东西,而我们俩就没学到。当总理去世时,马思聪对儿女说:自己十分敬重周恩来,周恩来对他爱护有加。

1972年马思聪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马思聪夫妇
马思聪和妻子王慕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思聪和妻子王慕理

马思聪在旅居美国期间,经常想家。其女儿马瑞雪曾回忆这么一件事情:一个晚上,马思聪听著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乐》时,忽然失声痛哭。他求夫人王慕理让他哭一个够。后来,他对此解释说,他哭、是因为他离开了祖国大地这么久了,还没能回去。

1980年6月,统战部部长乌兰夫通过马思聪胞弟夫妇转达对马思聪夫妇回国的邀请。当年7月,小女儿马瑞雪准备经香港赴美国探亲,马思聪即让夫人王慕理回电话:不要来了,国庆在北京见。

王慕理转达马思聪的话时,说:国家不是房子,房子住旧了,住腻了,可以调一间,祖国只有一个。遗憾的是,马思聪尽管“归心似箭”,当时他的心脏不好的,难以经受旅途的辛劳。此前,马思聪一直以药物治疗,虽然保守但也稳妥;1986年,马思聪却改往常,坚持以手术治疗心脏病。

他认为手术治疗能更快好起来,让自己可以坐飞机。“他对手术很乐观,上手术台前也没有交代什么,没想到手术失败了,他在打麻醉针的时候就已经不行了……”提到这,马思聪侄女马之庸动情地说,“他实在是太想回国了。”

1987年5月20日,马思聪在美国费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