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裕王作为皇位继承人,却活得窝窝囊囊,成天都是被打压的架势。

历史上嘉靖成年儿子有两位,一个裕王,一个景王,裕王居长,但一直没有被册封太子,所以他活得战战兢兢,并且权臣严嵩是支持嘉靖喜欢的景王。

可惜景王没有笑到最后,在父亲之前去世了。

1565年,裕王朱载坖,成了大明第一继承人。

电视剧中,嘉靖为儿子安排了清流徐、高、张,为他的师傅,裕王也成为清流背后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流多番与严党交手,背后都有裕王的影子,未来的皇帝为什么要参与倒严?

嘉靖布局

嘉靖是一个权谋高手,善于布局,平衡各方势力。

他二十年不上朝,却牢牢地把控着朝局,他扩大了内阁的权力,内阁首辅只对他负责,因此要做首辅就要听皇帝的话,不听话的结果,轻则被罢,重则被公开斩首。

嘉靖一朝“铁打的嘉靖,流水的首辅”,可见首辅数量多。

但是有一个人能担任首辅二十年,一直得到嘉靖的宠信,他就是严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辅独大,在嘉靖这里没有可能,他立刻扶植起清流一派,派徐、高、张给裕王做师傅,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严嵩要好好干,必须听我的,否则是没有将来的,未来的储君是你的对立面。

嘉靖彻底切断了严嵩平安过渡,向裕王投诚的可能。

嘉靖十四岁登基,在京城没有根基,靠的就是搞平衡对立,首辅的后面永远有一个对手在追赶,严嵩和徐阶都明白这个道理。

皇帝和储君不是普通父子,有时也是竞争关系,毕竟那个宝座只有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臣们如果提前押宝在储君身上,皇帝实际就被架空,前朝这样的悲剧太多,所以皇帝手中的权力,在咽气前一刻才肯放手。

严嵩掌权二十年,大明两京十三省关键岗位上都是他们的人,威胁到皇权,因此皇帝需要清流作为对手,与他对抗,这样皇权才能居中控制。

在嘉靖的设计下,裕王代表着正义角色,严嵩成为非正义的角色,让裕王参与倒严,不仅锻炼裕王的能力,还让他合法且合理地稳固了自己的储君位置。

朝局混乱

嘉靖早年励精图治,但经历挫败之后,二十年不上朝,躲在西苑修仙,具体的朝政他不管,内阁和司礼监具体管理。

严党占据朝堂各个重要位置,各级官员贪墨,朝廷挥霍无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御前财政会议,年度预算严重超支,嘉靖却甩锅给内阁,严党不得不想出改稻为桑的国策。

为了改稻为桑成功,严党不惜毁堤淹田,浙江陷入了人祸,百姓苦不堪言,官场也变成了绞肉机。

清流派出谭论去浙江,掣肘改稻为桑,还派出了实心为民的海瑞、王用汲去做县令。

李时珍曾如此评价过裕王:本性仁厚、敬贤爱民之人。

裕王是真正考虑过百姓的人,让清流借粮给胡宗宪,让他渡过难关,可张居正却说,让浙江乱起来,才有扳倒严嵩的筹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裕王要继承大统,也必须清除掉严党。裕王只有通过参与倒严,让人们看到自己的正义性,才能更加显得这个储君的合法合理性。

裕王的性格已经让他别无选择,他太弱,无法独断朝纲。那嘉靖为他选了清流,他就要在清流的帮助下肃清严党。

新君继位,有了扫除严党的功绩,他的位置才能坐稳。

裕王的生存环境

嘉靖因为生下的儿子一直早夭,相信道士的话,二龙不相见,因此他基本不见儿子。

老三裕王的母妃早逝,他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恩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景王,比裕王受宠,严嵩站队景王。只是在剧中,没有出现。

大家看剧时疑惑,严党竟然敢和未来皇帝作对,一点不给自己留退路,就有了答案。

在剧中裕王对师傅们说过一句话,说起来我还没有各位见到皇帝的次数多,之前见面还是一年前。

整个裕王府,在各方势力监视下,裕王不得不谨慎小心,他是个懦弱胆小的人,不想惹是生非。

裕王并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并且“政商”不高,格局不大,有时不如李妃看待问题透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堂中,可以从御前财政会议中看到,严嵩几乎完全掌控内阁,次辅及其他大员形同虚设。

那么站在清流背后的裕王,就需要面对严党的威压。这时的司礼监,在嘉靖的示意下,也是倾向严党的。

裕王一直愁容满面,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裕王带领清流清除严党就是合理的,也是他登基前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