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80年代,刚刚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的俄罗斯前身莫斯科公国,就表现出了对于土地无与伦比的贪婪。从莫斯科公国独立的那一刻起,莫斯科公国就以极端的残暴和贪婪著称,在国内实行落后残酷的农奴制,向外则不停的侵略扩张。

莫斯科公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之后的数百年间,沙俄几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沙俄国内无论是鼎盛还是衰败,无论是团结一致还是内斗激烈,都从未影响沙俄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沙俄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几乎已经印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因此,仅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到16世纪中叶时,沙俄就从一个欧洲小国迅速扩张为世界领土第一大国。向东扩张的步伐中,沙俄甚至直接将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直接鲸吞。到中国的明末清初之际,沙俄的侵略兵锋已经跨越万里之遥,到达了中国的东北地区。

沙俄对西伯利亚的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着沙俄的侵略到达黑龙江流域,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清王朝,不可避免的与沙俄侵略者产生冲突。到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之后,终于腾出手来的康熙皇帝,接连与沙俄侵略者在雅克萨爆发了两次自卫反击战。这两场战争的结果,都以清政府的胜利而告终。

因此,沙俄被迫停止了侵略步伐,与清政府签订了著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仍有许多争论,中国也因为沙俄的狡猾和清朝统治者的自大短视,失去了不少领土。但是无论如何,不同于清朝末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是在中国胜利的基础签订的平等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多人其实可能并不知道,《中俄尼布楚条约》只是规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线。但是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中俄两国交界的边境线十分漫长,西段及中段的边界依然悬而未决。

沙俄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由于在战争中领略到了中国的实力,在远东实力薄弱的沙俄并不敢再次挑衅中国。因此,沙俄对中国的侵略由鲸吞变成了蚕食。他们利用中俄边界地区人烟稀少、清政府统治力薄弱、满清官员贪婪短视等特点,趁清政府忙于平定准噶尔汗国叛乱,不断的对中俄边境中段进行侵略。

雍正时期中国面临的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俄侵略者以他们在西伯利亚建立的殖民据点色楞格斯克为中心,不断的向南推进。先后将属于中国哲得河流域、色楞格河流域和恰克图附近的地区建立侵略哨所,侵占中国领土。同时,沙俄政府还不断的收买当地叛匪,在边界制造事端,从而进一步方便沙俄侵略者向南蚕食。

清政府此时处于雍正统治时期。清廷也早发现了沙俄的野心和“不安分”,因此,清政府在对俄外交强硬的同时,多次的催促沙俄政府进行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但狡猾奸诈的沙俄政府却不断拖延,因为很显然,时间拖的越久,沙俄蚕食中国的领土越大,最终划定国界时,沙俄占的便宜也越多。

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沙俄政府决定“拖延越久越好,尽可能赢得时间”。与此同时,沙俄也从未放弃对中国的野心,在不断蚕食中国领土的同时,沙俄政府在中国地区组织力量,他们组织间谍测绘中国地图、修筑工事,同时,又收买和利用在北京的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内奸,

例如,沙俄政府就曾收买为清廷服务的法国传教士巴多明为沙俄提供情报,也曾用行贿的手段收买清朝官员,沙俄甚至还直接派遣具有间谍任务的使团进入中国,以便窃取情报。同时,沙俄充分的利用了当时清廷的最大对手——准噶尔蒙古叛乱集团,使得清廷的兵力和精力被极大牵制。而这一切,都为沙俄对中国领土的蚕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在沙俄不断在边界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时候,迟钝、自大又忙于对准噶尔战争的清廷,却对此毫无作为,坐视沙俄的蚕食。因此,虽然当时两国谈判并非处于不平等状态,但对比两国的反应,中国实际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公元1726年10月,终于拖不下去的俄国派出使团到达北京,开始与兵部侍郎图理琛为首的清廷代表团开始谈判。双方谈判十分艰苦,在半年的时间里进行了30多次谈判,讨论了20多个草案,最终,双方在1727年4月1日达成协议。

这个协议初步划定了中俄的边界,并确定了双方贸易规模、次数和逃犯引渡等内容。不过,条约并未正式签订,当时的清政府认为,中国从没有在北京与外国使臣签订条约的旧例。因此,双方改变地点,在中俄边境恰克图附近的布尔河边,再次举行了边界会谈。

经过多次会谈之后,1727年8月31日,即清雍正5年7月15日,中国与沙俄正式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并签订了《中俄布连斯奇条约》,根据《布连斯奇条约》的原则,中俄双方又先后签订了划分双方多段边界的中俄《恰克图界约》、《色楞额界约》、《阿巴哈依图界约》。彻底理清了中俄东段的边界线。

《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确定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边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很显然,虽然《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签订之前,中俄双方并未发生直接冲突,双方也没有战争行为,沙俄更不具备武力逼迫清廷的能力。但是,由于沙俄的精心策划,再加上清政府的短视,沙俄获得了外贝加尔至色楞格斯克、以及安加拉河一带的控制权。使得沙俄的实际边界,向南延伸到了色楞格斯克以南的大片地区。

可以说,沙俄兵不血刃,完全靠着狡猾和贪婪,几乎零成本的从中国夺取了大片领土。这一点,连参与谈判的沙俄特使都承认,沙俄的使团成员就曾得意的炫耀:“这个新确定的边界对俄国是极其有利的,俄国的领土实际上扩展到了蒙古境内好几天的旅程,在有些地段甚至达到了几个星期的旅程”。而很显然,哪怕是步行,几天和几个星期的旅程,也意味着沙俄的领土向南扩张了数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