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滇缅战场上,若要论最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将领,曾亲率第38军重创日军侧翼、智救7000被困日军的抗日名将孙立人,必然榜上有名。

孙立人虽为国民党将领,但作战风格却十分杀伐果断,连英美两国军队都尊称其为“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却被晚年的杜聿明作出了如此评价:“孙立人就是个卖主求荣的小人!”

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杜聿明对孙立人如此记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驰援英军 “丛林之狐”一战扬名

1941年,国军将领戴安澜奉命率200师前往缅甸同古,解救被围困的英军部队。这便是著名的“同古保卫战”,戴安澜本计划和英军一起反击日军,哪知关键时刻英军又当了把“猪队友”,撇下200师独自跑路。多亏了戴安澜的200师拼死抵抗,同古最终才没有失守。

1942年年初,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长久盘根在亚洲战场上的日军开始转变策略,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的邻国缅甸。为了切断外界对我国军队的物资供给线,日军高层派出4个师团进攻缅甸,中、英、美三国得知后紧急召开会议,就此事进行商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排左三为杜聿明

彼时留在缅甸作战的英军处处受挫,装备上虽然能小胜日军,但在作战策略上却十分被动。基于这种情况,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由我国出兵援救。不久后,杜聿明奉蒋介石之命带领10万精锐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负责承担守卫古都曼德勒的作战任务。

然而,杜聿明前脚才带着远征军抵达缅甸,英军指挥官亚历山大便跳出来“截胡”,改变了作战计划。原来就在同年4月,在缅甸中部油田仁安羌驻扎的7000英军忽遭日军第三师团的2000人包围,如今已损失2000余人,几乎陷入了弹尽粮绝、敌人围困的两难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立人

这些英军平时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只懂在明面上摆摆架势,真打起来永远都是头一个拔腿跑路的。也正因如此,当亚历山大提出要中国远征军去搭救被困英军的时候,杜聿明会毫不犹豫的回绝。他太清楚英国人贪生怕死的秉性了,这不明摆着让他们去给英军当炮灰么?

杜聿明死活不同意出兵,亚历山大一个劲儿的“吐苦水”,不断重复着英军的各种不容易。两个人为此每天都在拍桌子吵架,关键时刻还是孙立人主动出来打了圆场。他表示自己可以带一支部队去搭救英军,但作为条件,仁安羌的英军也必须坚守48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历山大虽然有些不太乐意,但也只能勉强接受了。若是中国远征军当真不同意出兵,恐怕那7000英军就真的要沦为日本人的“阶下囚”了。达成一致后,孙立人率领着一支千人小队赶到仁安羌,同日军第三师团展开了两天两夜的激烈肉搏战。

仁安羌一战,虽然中国远征军在初期频繁遭到日军的火力压制,但所幸孙立人及时调整策略,远征军最终重创了日军侧翼,成功解救出了被困英军。此战既是孙立人的扬名之战,同时也是日军在缅甸西线战场的首次溃败。此战过后,孙立人多了个“丛林之狐”的美称。

关键时刻 出现分歧

结束仁安羌的战斗后,亚历山大觉得日军今后应当还会以西线作为重点目标,他建议远征军应将新22师和新38师两支主力部队安排在英军侧翼,以备随时围堵日军。但孙立人却希望趁势而上,继续追击溃逃的日军。而对于亚历山大的提议,杜聿明本身也是不赞同的。

回想起先前“同古保卫战”中,英军美其名曰请中国远征军协助、实则拿他们当“人肉沙包”的经历,杜聿明的心头就忍不住窜起一股无名火。如今,这帮胆小怕事的英军又想调走远征军额两大主力,掩护他们撤到印度。如此故技重施之举,不还是想让远征军为他们挡子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亚历山大,双方为此又吵得不可开交。但毕竟特殊时刻,赶跑日军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总不能自己人内部先乱了阵脚。最终,在远征军总指挥罗卓英的安排下,新22师和新38师被调到西线,可这一决定差点坑惨了中国远征军。

因为英军的消极不抵抗,日军不久后又重新占领了仁安羌。慌不择路的英军一边忙着撤退,一边要求新38师掩护他们横渡伊洛瓦底江。计划赶不上变化,东路的日军在中途切断了滇缅公路。亚历山大得知后愈发慌乱,最后竟下令炸毁江上的大桥,撇下远征军自生自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历山大的举动虽然保住了英缅军,却也使得中国远征军陷入了和日军的苦战之中。孙立人得知后颇为震怒,当即就提着枪去找亚历山大算账。最终,远征军有惊无险的成功渡江,但另一边的日军又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派出王牌56师团急行1500公里,对腊戌发动偷袭。

杜聿明最先察觉到事态不对,因为他在腊戌附近的丛林里见到了日军遗弃的军事装备。显然,此刻的日军已经抵达腊戌周围,很可能会对东枝率先发动攻击。于是杜聿明提议先放弃曼德勒,将主力部队调去前线东枝作战,可亚历山大并不赞成,两个人又出现了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杜聿明他们还没争论出个所以然,日军56师团距离东枝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为了抢回阵地,杜聿明让戴安澜的200师前去迎战,却在拿下阵地之际被日军前后围堵。危急时刻,亚历山大提出远征军可一同撤往印度,但他提出的要求却引发了孙立人和杜聿明之间的口角。

亚历山大虽然允许远征军一道撤离,但远征军必须先掩护英军撤离,并且在任务完成后放下武器。这还不算完,进入印度前的远征军必须换上难民的装扮,否则容易引起日军的警惕。杜聿明实在不想拿士兵们的性命冒险,便提出率军北上、返回云南,由孙立人负责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立人这边却并不赞同,由于日军切断我军所有北上路线的缘故,若想重新回到国内,唯一的路必会经过野人山。野人山以原始森林为主,常年盘踞着各种毒虫猛兽,地势颇为复杂。纵使远征军装备齐全,如果稍有不小心,也会得不偿失。

因此孙立人主张先跟随英军撤退到印度,这种方式虽然也会产生一定伤亡,但风险总比去野人山小一些。一番争执后,无法说服彼此的杜聿明和孙立人分道扬镳,一个带着部队进了野人山,另一个则带着部队去了印度。但进入野人山对于杜聿明来说,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

得不偿失的选择 谁是谁非

野人山位于缅甸北部,常年处于热带多雨气候,故而原始森林内部的气候十分潮湿。进山第一周,杜聿明和战士们姑且还能靠着两头大象开路,没什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顾虑,然而当时间来到第二周时,随着愈来愈多的战士相继染病,杜聿明的心里开始有些沉不住气了。

气候方面的因素让很多战士出现了身体溃烂的情况,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野人山遍布着很多巨大无比的蚊子,它们总会趁着夜间众人休息时,吸干他们身上的血液。再加上神出鬼没的各类毒虫,一个月下来因为这些丧命的战士数不胜数,活着的也各个瘦成了皮包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得不提到最关键的粮食问题,杜聿明带的部队人员众多,但毕竟“僧多肉少”,有限的干粮没多久就被吃的精光。为了填饱肚子,杜聿明只能带着战士们杀马匹、吃皮带皮鞋,甚至还会吃猴子。虽然树上也有果实,但大多含有剧毒,杀伤力丝毫不比毒虫逊色半分。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杜聿明的部队损失惨重,连他本人都因此险些把命交代在野人山。虽然最终他平安脱险,却也从此落下了肾结核、胃溃疡、肺病等多种病症。如果不是被俘后在功德林即使得到了救治,恐怕杜聿明真的就要成为一个半死不活的“病秧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进入野人山之初,他所率领的部队总人数为1.5万人左右,可最后走出来的却连3000人都不到。此事过后,杜聿明彻底恨透了孙立人,认为他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民族英雄而是个“卖主求荣”的伪君子。

杜聿明的顾虑固然不假,英军贪生怕死惯了,三番两次拿中国远征军当“挡箭牌”,没必要给这样的部队打掩护;而孙立人虽然选择了向英军妥协,但也并没有因此失掉中国军人的颜面。他不仅保全了部队,还被盛赞为“英勇之师”。二者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真正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