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粉面赛道跑出来了一个“黑马”?

打工人每天最发愁的,就是吃什么。

不仅仅是因为中餐选择多样,更是因为价格让人高攀不起。

在“月薪两万,吃不起中式快餐”的餐饮消费环境下,杀出了一个“廉价网红快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主打川渝风味的拌粉馆,靠着“吃得体面又实惠”,成功俘获了无数打工人的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明星同款

也是7元就能畅吃的“穷鬼”快餐

去年9月份,来自美食天堂成都的“池嬢拌粉”,在上海黄金地段的小马路上,开出了首家门店。

门店大排长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成都街头起家的苍蝇小馆,到跨地域全国连锁,并且开到了一线城市的繁华市区,池嬢拌粉凭一碗“土豆泥拌粉”封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点现烫的米粉,配上非遗卤汁拌粉,再盖上一层厚厚的牛油火锅土豆泥,黏糊糊的土豆泥均匀地包裹住每一根米粉,每一根粉都挂上了土豆泥,一口顺滑嗦进嘴,在舌尖上迎来碳水加碳水的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去年的粉面黑马,池嬢拌粉堪称拌粉界的“网红选手”了,就连明星李晨也在上海这家店里吃了一碗土豆泥拌粉,被路人偶遇排队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波泼天的富贵砸在头上,也让池嬢拌粉携带好评在大众面前“露面”,走进更多公众视野。

所以,这个黏糊糊的“碳水炸弹”到底有多好吃,明星都来打卡了?

虽然说池嬢拌粉算不上什么珍馐佳肴,但是其凭借“物美价廉”可是征服了无数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池孃拌粉在上海开出首店后,便创造了“排队50米”“2小时才吃得上”的盛况,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店内都一座难求,思南路上的首店每天都是大排长龙,荣升上海新晋的排队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更是拿下了上海美食全品类、上海小吃快餐热门榜双榜Top1的位置,妥妥的网红快餐顶流,从成都火到魔都,硬控美食热门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份面包、一杯奶茶都要30元+的一线城市,平均客单价在20元左右的池嬢拌粉,就显得回归了快餐的本质——性价比高、饱腹感强。

而且在池嬢拌粉单点一份招牌的土豆泥拌粉只要19元,还能无限续米粉,玉米粒、酸豆角、脆豌豆、折耳根……还有秘制香辣酱等十几种小料免费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续粉后再DIY加上葱花、酥豌豆、酸菜碎等小料,又获得一份全新的粉,只要你肚皮能装,一碗粉可以吃出多种花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让你吃出了自助餐的既视感,真的被狠狠实惠到了。

双重碳水的轰炸下,随便吃都饱饱的,性价比极为感人,难怪有人称它为拌粉届的“萨利亚”。

在“老乡吃不起老乡鸡”的一线城市里,一顿中式快餐甚至都要飙到 40 元上下,让打工人的胃和心灵都无福消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快餐刺客”刺痛的上班族们,似乎只有池嬢拌粉还会体谅打工人的苦。

在社交平台上,就有网友分享了她在池嬢拌粉的“7元穷鬼套餐”“打包一块钱的米饭,在池嬢拌粉点一份6元的土豆泥,小料免费加”,成就了一大碗的土豆泥拌粉,好吃不贵经济实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较和府捞面、西少爷推出的9.9元短期促销福利,池嬢拌粉可是实打实地让利消费者。

这样的价格,又一次验证了川渝菜的朴实无华与接地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苍蝇小馆到一线城市网红店

池嬢拌粉凭啥?

一碗黏糊糊的高碳米粉,池嬢拌粉好不好吃另说,但是它作为快餐明显是赢麻了。

在竞争激烈的快餐市场能够脱颖而出,无非靠的就是“质价比”和“锅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下充斥着“预制菜”骂声的快餐赛道里,川卤拌粉加调味土豆泥的吃法,既有川渝饮食传统的调味底蕴,也有形式上的创新。

现点现烫的米粉、互动感强的DIY添加调料,这一系列的操作都降低了消费者对其“预制”的视觉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锅锅氤氲的烟雾和老成都市井风融合的环境,在谈预制菜色变的眼下,池嬢拌粉将“非预制”的概念“大张旗鼓”地展示出来,可谓是烟火气十足。

其放大了土豆泥拌粉“现制”的价值感,让打工人的口袋和味蕾都得到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走红的江西小炒,就是凭借“现炒现卖”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胃,这就足以看出消费者对于“现制”的重视程度了。

而且作为一个快餐,池嬢拌粉的出餐效率也非常合格,从点餐到上餐,甚至都不用10秒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把米粉烫熟,浇上浇头之后,剩下的操作都交给消费者,效率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 快餐更重要的就是“性价比”了。对于绝大多数打工人来说,“性价比”甚至成为了他们吃饭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去年就有很多餐饮品牌卷起了“价格战”,相继推出了“穷鬼套餐”争夺市场,卷价格战,将餐饮行业卷到卷无可卷:根据《2023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显示,米饭快餐的客单价在25元,麻辣烫类客单价从27元降到了26元,面条类从24元降到了23元,米粉米线类从20元降到了19元。

而池嬢拌粉的土豆泥拌粉这种客单价较低的产品,明显在消费降级下,牢牢掌控住了消费者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品类与亲民定位的高匹配性,让池嬢拌粉俘获了一批又一批打工人的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社交平台上,网友对于池嬢拌粉的评价,大都是“土豆脑袋狂喜”、“足足的碳水很饱腹”“没有说多好吃但是不难吃”等等,基本上是很少差评。

让打工人花的少、吃得饱,随时随地就能够解决一日三餐,在一线城市动辄40、50元起步的快餐均价,池嬢拌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性价比,也难怪会俘获了一众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败餐饮内卷的最佳方式:创新

这家坐落在马路边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粉店,是三个90后年轻人一手创办。

四川人独有的松弛感,来到这里你就可以感受到,店内的墙是老板自己刷的,所有店里的设计、门头的字样都是他们三人自己拿喷罐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修很简单,都是自己搞的,其实就没什么装修,继承了外婆苍蝇小馆的状态,没想到很快就火了,有一条拍我们店的短视频,在互联网上有了50万个赞。”小崔兴奋地说。

池嬢拌粉,是小崔小陈兄妹俩和朋友一起创办起来的。

在成都有一家名为郝婆婆的苍蝇小馆在当地名气颇为响亮,店里卖各种川卤,深受周围居民的喜爱,随着年龄的增长,郝婆婆到了退隐江湖的年纪,她的孙辈小崔小陈兄妹俩便打算把外婆制卤的手艺继承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辞职之后,兄妹俩在全国各地考察了一番,回来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决定不按照传统做米粉的思路,而是在传统品类上做出微创新,在味型上做迭代,将土豆泥加入用卤汁卤好的米粉里。

决定之后,大家便各自拿出几万块的起步资金,与朋友合伙在成都开出了第一家店,取名为“池嬢拌粉”。

土豆泥拌粉这个新奇的品类诞生之后,便一炮而红,在成都各地掀起了一股嗦粉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典型的双倍碳水组合,历来就是王炸组合,因为碳水使人快乐,双倍碳水那就是极致的快乐,可谓是拿捏住了人性。

再加上创始人都是年轻人,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他们更懂得抓取流量造势,土豆泥拌粉本身色彩鲜亮,成图率就很高。

因此,他们有意将装修打造成市井怀旧风,老成都的年代感直接打到了大家的心里,视觉上抓住了流量,吸引消费者打卡,激活社交传播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视频的推波助澜,让土豆泥拌粉这个创意的品类彻底火出圈。不少网红到店打卡推荐,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门口的队伍也是排队火热。

只不过,风头正盛的池嬢拌粉,在大热下也暴露出了“隐患”。

去年,就有一位顾客在社交平台上投诉池孃拌粉“不卫生”“泡米线的容器是水池,后厨脏乱差……”,这不是池孃拌粉第一次被投诉了,翻阅很多评论,也有多人曾提到该家拌粉店卫生不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网红如何转为长红,品质和创新一直是硬道理。

创新是打破餐饮内卷的最佳方式,池孃拌粉还需要从产品本身出发,在大单品的基础上,丰富产品矩阵,增加更多亮点。

在品质上,更要对消费者负责,摆脱以往苍蝇小馆的环境差、管理差、卫生差的固有印象,加强品控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希望池孃拌粉能够摆脱网红定位,让打工人真正吃上一碗物美价廉、干净卫生的土豆泥拌粉。

您吃过池嬢拌粉吗?您认为它的性价比高不高?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