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关于“阳”的段子随处可见:满大街都是“杨过”和“杨康”——已经阳性过的人和阳性过后已康复的人,更厉害的是还有“王重阳”和“欧阳锋”——阳了一次又一次的人和阳了之后要发疯的人。“杨迪”、“郭襄”这两个人名被抢注成为商标:前者是因为谐音阳敌,后者则是所谓的一辈子没阳过。有人甚至说:“如果你还不认识一个‘小阳人’请检讨自己的社交能力”。近日还有大数据专家通过百度搜索指数推演出了全国各地首轮感染峰值到来的时间。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表示:“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即使我们不看这些数据也能发现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陆陆续续都阳了。现在看来我们绝大多数人在本轮疫情中恐怕都难以逃脱被感染的命运。

有人说:“既然每个人迟早都会阳的,那么迟阳还不如早阳”。现在甚至有些人还抱着这样的心态打算用故意感染方式来起到免疫作用。感染一次新冠病毒确实会使人形成抗体,但新冠病毒与其它很多传染病还不大一样。像麻疹、风疹、水痘、甲肝等很多传染病得过一次之后就终生不会再得第二次,与此不同的是感染一次新冠并不能达到终生免疫的效果。过去三年来确实曾发现过有一部分人在转阴之后又复阳的。

众所周知身体抵抗力对预防这个病至关重要,所以老人、孩子、有基础疾病的人往往属于高危人群。那么即使免疫力比较强的年轻人在感染过一次后不就会削弱一定的免疫力吗?就算第一次感染是轻症,第二次感染也是轻症,那么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呢?我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感染新冠病毒确实会削弱人体免疫力,所以反复感染在理论上的确会相应增加重症风险,不过我们对这种风险仍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

虽说反复感染的确存在增加重症风险的理论可能性,但从目前现实中的研究数据来看遭遇二次感染通常症状会比第一次更轻、恢复也更快。这一方面是因为病毒的毒性致病力在逐渐变弱,另一方面上次感染形成的抗体多少能起到一些保护作用。反复感染削弱免疫力进而导致重症乃至死亡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但这种可能性其实并没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大。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过分恐慌。

不过我们也要避免陷入另一种误区就是所谓的“早阳早好”。虽说现实中二次感染通常症状会比第一次更轻,但理论上反复感染的确有可能导致重症。我们不必为这种很小的可能性而杞人忧天,但在能规避的前提下还是要尽可能规避。没这次疫情的时候感冒不算什么大病,可我们在能规避的情况下不也尽量规避吗?既然我们平时连感冒都规避,那么为何现在新冠反而不规避呢?

二次感染就算症状比第一次轻总是会痛苦几天吧?总是会耽误自己一些事吧?要是三番五次来上这么几次就算没成重症也够折腾人不是吗?更何况咱们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如果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感染对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势必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搞不好还有可能导致新的变种出现。届时疫情又会走向怎样一个方向可就不好说了。现在看来晚感染比早感染好、少感染比多感染好。

晚感染在社会整体层面不会造成医疗挤兑现象发生,同时晚感染者自己的症状也会相对减轻:没有了高烧、没有了嗓子疼......这样大家都能少受点罪,而且风险也降低了。这样岂不比大家一窝蜂早感染要好。当然能不感染肯定还是最好的。虽说现在看来要想不被感染似乎很难,但难并不代表就没人能做到。我们照80%-90%的感染率来说不也还有10%~20%的人没被感染吗?

之前光明网、新晚报、健康时报等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三位北京市民在身边朋友陆陆续续都阳了的情况下始终没被感染的新闻。其中一位市民刘女士自从被单位要求按比例轮值到岗后就减少了出门次数,而且还将之前家里的普通口罩一律换成了医用N95口罩。另一位市民侯先生在家里的玄关处设置了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半隔离区”。到家后就把在外面穿的衣服、鞋子和自己的身体在这个半隔离区消毒后再进屋。

除了他们所采取的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不少网友也分享了一些心得:在家里尽可能多储存一些米、面、油、肉、菜、蛋、奶等食品以减少出门买菜的次数。多吃高蛋白能提高免疫力的食品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坚持家里和单位两点一线的模式,尽可能减少在外面闲逛的时间。尤其是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与人交谈应当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我们还可以使用酒精、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等手段对家里和办公室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