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们问,最近各个地方水电气涨价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一个趋势?我的回答是长期趋势。但是我的观点是完全有可能把它变成一个缓和的上升。

首先,由于水电气这些基础公共服务的涨价,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判断。涨价的原因就是亏损,因为相关的企业长期是亏损运营的。那为什么长期亏损呢?

原因很简单,以前地方政府有很多卖土地的收入,它能够补贴亏损。那么现在地主家没有余粮了,实在补不起了,那只能涨价了。那这个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呢?就是成本只会转移,不会凭空消失。那么以前水电气亏损我们感受不到,因为被买房子的人给付了。我们买房子的时候给地方政府付了很多土地的使用费用,这一部分使用费用转过去给水电气补了。

那么这部分公共费用为什么长期亏损呢?这个原因有很多,一个普遍性的原因是它的基建是亏空的。比如广州中心区的自来水水价要涨三分之一,结果听证会上 17 个代表全票支持涨价。为什么涨价呢?

因为长期亏损,从 20 年亏 4.47 个亿到 22 年亏 6.5 个亿,亏在什么地方呢?很大程度上讲,是因为中心城区是老城区,有很多城中村,很多供水设施,30 年、40 年就没有换过。老旧的管网改造要花很多钱,扩建新水厂也要很多钱,这就造成了成本和水价倒挂。而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很多领域是很普遍的。

当然,你们会质疑,难道基建就是亏损的全部原因吗?有没有运营不够精细化的因素?

肯定有,不排除这个因素。所以解决办法就是把部分公共服务拿出来交给市场化的公司来做,跟“国家队”比一比,起到一个鲶鱼效应。比如说,北京地铁为了打破垄断,当时就引进了社会资本的进入,减轻了政府的投资压力。

比如把地铁四号线拿出来交给香港地铁集团,由它来出资建设,由它来自己运营,它的运营情况明显就比其他地铁线运营得好。那么适当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是有可能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

我们总结一下,这些水电气的价格的上升,恐怕是一个长期趋势。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要把所有的这些亏损都由我们的百姓来支付。应该通过引进新的机制降低涨价的压力。朋友们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提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