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陕西美中油画雕塑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共同承办的“贯彻两个结合、发展陕西油画——戈跃油画艺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油画民族化,分析戈跃油画对魂脉与根脉结合的启示,加强油画界的艺术交流互鉴与探索研究,弘扬中国精神,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促进陕西油画的繁荣发展。西部新闻网联合多家媒体重磅聚焦本次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当天,五十余位国内艺术工作者、油画界翘楚与中坚力量、老中青三代油画家齐聚一堂,共同对戈跃先生的油画艺术进行深入研讨。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戈跃先生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画作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巧,还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戈跃先生1940年生于西安户县(今鄠邑区),是一位当代杰出的油画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题材广泛。他的画作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在国际上取得过广泛的认可。他的主题性创作深层反映民族历史和人民大众的生活,他的意向油画立足中国传统国粹,弘扬了东方美学,他的抽象构成油画取材于彩陶,探究了原始性与原发性艺术的本源。他对当代艺术领域多层面样式都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对启迪后人难能可贵,对艺术交流互鉴不可多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研讨会上,主办方还展示了戈跃先生的多幅代表作品,这些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其中,《普通的一兵》这幅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幅画作以现实主义的风格展现了革命历史,被国家收藏并入选全国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典油画作品之一。此外,戈跃先生的意向油画作品也备受关注,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表现主义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研讨阶段,与会嘉宾们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对戈跃先生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主办方陕西美中油画雕塑院王国征院长在主题发言中说到,在中国油画史上,陕西始终是举足轻重的学术中心之一。接受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文艺为人民”的思想,陕西油画从开始就确立了一种坚定的思想选择,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气质,那是黄土地特有的厚重朴实与艰苦创业精神。戈跃与许多杰出的油画艺术家们,助推了黄土风情油画与丝绸之路艺术享誉世界,以黄土地儿女的诚意和开拓者笔调为现代绘画创新格,这是陕西油画做出的应有贡献,也是奉献给世界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嘉宾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戈跃先生作品中所蕴含的奥秘与魅力,探讨了油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碰撞不断,为研讨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术主持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研讨会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他高度评价了戈跃先生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强调了油画民族化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戈跃先生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还深刻地反映了民族历史和人民大众的生活,为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研讨会收到了来自外省市专家贺信,他们是: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杨力舟先生,中国电影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导演芦苇先生。作为曾经戈跃的同窗好友、工作同事,他们二位回忆了往事,并送上祝福。同时,著名油画家潘晓东先生、韩宝生先生、杨洋先生也发来了贺信。

最后,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广大艺术工作者及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陕西油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未来,油画艺术将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张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