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786年英国占领了槟榔屿,这是英国在马来半岛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1826年槟榔屿、新加坡、马六甲合并为海峡殖民地,1867 年海峡殖民地改由英国皇家殖民地管理。

这一时期英国在海峡殖民地实行“不干涉政策”,即不干涉马来土邦的政治事务,主要通过经贸往来对马来半岛渗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殖民扩张(1786-1867)

1788年,英荷签订了《英荷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欧洲战争爆发,缔约国的一方可以占领另一方的殖民地,作为对抗共同敌人的防御。”所以,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占领了荷属马六甲,等战争结束后,又将马六甲归还给了荷兰。

但是英国想要同荷兰争夺马六甲海峡的贸易权,于是,英国驻印度总督派遗斯坦福·莱佛士去马六甲南端建立一个商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19年1月28日,莱佛士的船队在新加坡陆1月30日,莱佛士与柔佛天猛公签订了一项协议,英国每年支付天猛公3000西班牙元,英国则可以在新加坡建立殖民地。

1824年8月,新加坡当局与柔佛签订了一项新条约,柔佛同意放弃对新加坡的统治权,并且答应没有东印度公司的允许不得与任何外国结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回报,苏丹一次领到总数三万三千二百元的款项,终身领受养老金每月一千三百元,天猛公一次领到总数二万六千八百元的款项,终身领受养老金每月七百元。就这样,英国得到了新加坡。

1824年3月17日,英荷签订了《英荷条约》,条约规定:“荷兰承认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割让马六甲,保证永远不在马来半岛设立任何机构或与马来土邦缔结任何条约。英国承认马六甲海峡以南的东印度群岛属于荷兰的势力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条约确立了英国在马六甲的统治地位,1826年,槟榔屿、新加坡、马六甲合并为海峡殖民地,这是英国在马来半岛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同时也成为英国继续向马来半岛内陆扩张的基地。

1830-1851年,海峡殖民地由孟加拉总督管辖,之后归印度大总督管辖。1867 年将海峡殖民地改为英国皇家殖民地,直接由英国殖民部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786年英国取得槟榔屿,到1867年海峡殖民地归为英国皇家殖民地,英国主要通过经济贸易的手段逐渐向马来半岛内陆渗透,此外,马来土邦内部出现战争和纠纷时,他们通常会把东印度公司当作解决问题的仲裁者,这也给了英国向马来半岛渗透的机会。

19 世纪中期马来半岛各邦的政治形势

1857年彭亨统治者阿里去世,长子穆塔希尔继位,但是遭到了次子万·艾哈迈德的反对,两人开始了王位争夺战争。穆塔尔寻求柔佛天猛公易卜拉欣的支持,艾哈迈德寻求麻坡苏丹、丁加奴和吉兰丹州的支持。

1857年,廖内岛苏丹马哈茂德被荷兰人废黜,但他仍声称继承了廖内一柔佛王国在东海岸的权利,他与彭亨的艾哈迈德交好,并且获得了暹罗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这样的争端会吸引整个马来半岛土邦的注意,但是英国想要竭力控制这次争端使之仅限于彭亨,不让更多的邦参与进去,英国殖民当局介入彭亨事务。

起初,英国禁止易卜拉欣直接援助穆塔尔,但是英国担心泰国人在马来半岛东海岸的势力扩大,再加上彭亨的混乱局面影响了新加坡商人在此地的投资,英国决定支持穆塔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2年11月,英国出兵击败了马哈茂德,但是,彭亨次子万·艾哈迈德得到了丁加奴苏丹的支持。再加上长子穆塔尔软弱无能,1863年,万·艾哈迈德打败穆塔尔,登上了彭亨本达哈拉的宝座

之后,艾哈迈德便立即与新加坡政府讲和。英国人看到彭亨事务秩序终于得以恢复,非常高兴,因为谁统治这个地区不重要,重要的是贸易和繁荣不能被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7-1873年的王位争夺战争给雪兰莪带来了灾难,并为英国永久且官方介入雪兰莪开辟了道路。1857年苏丹穆罕默德死后,他的女婿阿卜杜拉·萨马德继承了他的位置,但是却不理朝政。

由于雪兰莪盛产锡矿,雪兰莪地区的王子们依靠矿场获得了很多收益,权势日增,不再听从苏丹的指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权势较大的主要是吉扛王子登古·古丁和雪兰莪苏丹穆罕默德的孙子罗阁·马赫迪,双方寻求盟友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吉打部队、新加坡和槟城有影响的势力也卷入其中。

登古·古丁与新加坡联系,让海峡殖民当局认为他的统治会使当地的经济得到繁荣发展,而马赫迪在雪兰莪河截获一艘槟榔屿中国商船似乎证实了他的海盗行径,闻讯赶来的英国军队将他驱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71年,英国公开承认了支持登古·古丁的统治,并借予一艘英国炮舰给他。但是雪兰莪的王公们不支持登古·古丁的统治,到1872年战争开始偏向马赫迪一方。

这时,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奥德怂恿彭亨宰相支持登古·古丁,于是登古·古丁再次控制了雪兰我河和巴生河。可以看出,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介入,哪怕是雪兰菲王公们不支持的对象也可以成为当地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导致了主要锡矿的破坏农业区人口的减少。由于新加坡和槟城的支持,吉打州部队的泰与和马赫迪海咨事件等传雪兰兼的王位争夺战争变得复杂

越争使得新加坡和槟城商人的锡供应中断,他们游说英国政府进行干预,并希望能恢复雪兰藏的秩序。雪兰莪王位战争使得雪兰莪王子寻求英国军队的支持,再加上海峡殖民地商人对恢复秩序的渴望,加速了英国介入雪兰莪事务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露雳的矿产资源丰富,王公们依据矿产获得了大量收益,经济上维厚的实力使他们敢于不听从王室的指挥,数年来,马来王公内部勾心斗角,早已酿成内战的风险。

1871年苏丹阿里去世,内讧达到了顶点。储君阿卜杜拉明显是王位继承人,由于新任苏丹的选举是在菲礼上完成的,但他并没有出席苏丹阿里的葬礼,王公们便选举了宰相伊斯梅尔担任新苏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72年,阿卜杜拉公开使用苏丹的称号,并声称比伊斯梅尔更有权利继承苏丹之位,长期的王位争夺使露雳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也给了英国人干预露雳州事务的机会。

1873年11月,海峡殖民地新任总督安德鲁·克拉克召集露雷州的马来首领在邦咯岛开会,以解决王位纠纷问题,阿卜杜拉为了让英国人承认他的苏丹地位,承诺允许克拉克派请一名外交代表来露雷州,并希望把露雳变成英国的保护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74 年1月 20日,双方签订了《邦咯条约》。英国承认阿卜杜拉的苏丹地位,根据条约规定,苏丹接纳一名称为驻扎官的英国官员,除了马来宗教和习俗以外的所有问题,都要征求驻扎官的意见并就其采取行动

《邦咯条约》的签订使英国掌控了霹雳州的事务,英国开始将派遣驻扎官的方式应用于马来半岛其他各州,逐渐控制了各邦的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世纪中期马来土邦的王位争夺战争,造成了土邦内部的混乱。马来土邦通常会寻求外部的强大力量来帮助自己夺得王位,英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军队对土邦王子给予支持,以换取对土邦事务的干预。

再加上,战争带来了社会的不安定贸易的阻碍,海峡殖民地商人也给英国殖民当局压力,想要其尽快干预土邦事务,以稳定社会秩序和经济贸易往来,这些因素加速了英国在马来半岛的前进运动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