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在“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谈及延长退休时表示,建议实行退休年龄区间的自愿选择制度,比如60岁-65岁都是男性法定退休年龄区间,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实际情况,选择退休年龄,再根据具体的退休年龄确定其养老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言论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一种灵活的退休制度,可以让人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工作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退休时间;也有网友表示反对,认为这会导致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减少,加剧社会的养老负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马建堂的建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延长退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这一制度已经实施了多年。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如果仍然按照现有的退休制度,那么将会导致大量的老年人无事可做,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

如果按照专家所说,实行退休年龄区间的自愿选择制度,可以让人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工作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退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较好、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延迟退休,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较差、工作压力较大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提前退休,享受晚年生活。这样的制度既可以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潜力和价值,也可以缓解社会的养老负担。

这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如果大量的老年人选择延迟退休,那么将会导致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减少,加剧社会的就业压力。如今,35岁就是职场上的一个坎,很多人35岁被裁,再找工作难上加难。面对一个精力无限的年轻人,和一个有经验的中年人,很多公司都愿意选择年轻人,这就让中年人的生活越来越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保障生活。很多40岁左右的人,只能送外卖,送快递,有些有点积蓄的自己创业。只是,中年人创业,面临着各种挑战。中年人往往需要同时兼顾家庭和工作,在创业时可能会感到精力分散,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新的事业中。既要照顾家人的生活需求,又要为创业奔波操劳,容易出现精力不济的情况。

中年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家庭经济负担,如子女教育、房贷等支出,用于创业的资金相对有限。在获取创业资金时可能面临更多困难,如贷款难度较大、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年轻人相比,中年人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着更多责任,他们往往更担心创业失败带来的后果,如经济上的困境可能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稳定和生活质量,这种心理负担会对决策和行动产生一定影响。

中年人在观念和思维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年人在长期的工作经历中可能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在面对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变化时,可能不够敏锐和灵活,适应新环境和创新的难度会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需要在支持马建堂建议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在这个时候,不是要考虑老年人延长退休问题,而是要看到中年人的就业难问题,如何能够保障中年人不失业,有稳定的收入,给家庭充足的保障,这才是当下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