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座位有没有窗户这类问题上,高铁就别让乘客碰运气了。

全文1246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赵琳

▲高铁作为人们重要的出行选择,理应在提高乘客出行舒适度上多下些工夫。图/新华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铁作为人们重要的出行选择,理应在提高乘客出行舒适度上多下些工夫。图/新华社

买了高铁靠窗座位却没有窗户,想必不少人有过同样的经历,但这次有人较真儿了。据报道,5月16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买的高铁一等座靠窗座位竟然没有窗户,已对此进行投诉。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12306客服。客服人员表示,靠窗就是指有窗户的这一边,并不能保证都有窗户,如果乘客想选靠窗座位,建议向车上乘务员反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能否更换座位。而且,高铁不是一个大车窗,中间有隔挡,没办法一定选到靠窗座位。

此事引发舆论场一番争论,有说博主矫情的,也有人认为买的靠窗座位,就应该有窗户。

乘客希望有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可以在旅程中靠着窗户看看风景,所以选择购买靠窗座位,结果并未如愿,这无疑影响了乘车体验。对此,通过投诉反映问题,是乘客表达不满的方式,也是其作为消费者拥有的权利。

而高铁由于其车体结构的原因,注定总会有些座位处在靠窗户的一边,却没有窗户。

此事的症结在于,铁路部门和乘客就“靠窗”一词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前者认为靠窗指靠窗户那一边,后者则认为是正对窗户那个位置。而在民众一般的理解中,“靠窗”当然指的是有窗户的座位。

此前人们买到靠窗却没窗户的位置,没有发声、没有投诉,并不代表就默认了铁路部门对“靠窗”的定义,而是多少容忍了这种“打折扣”的说辞。而此事曝出,其实正是铁路部门改进服务的契机。

高铁车厢中间有隔挡,并不代表“没办法一定选到靠窗座位”,只要相关表述再清晰准确一些,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就好了。正如有律师建议,高铁可以学习飞机给出详细座位图,明确标注哪些位置有窗、哪些无窗,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说到底,高铁靠窗座位有没有窗户,完全可以事先说得更清楚些,让乘客在相关信息透明、准确的情况下,作出符合自身意愿的选择。把“靠窗”的意思泛化为靠窗户那一边,看似省事,实则给乘客添了麻烦。

前两天,火车票改签规则变更,让公众从热搜中方才“意外”得知,就被指没有对乘客的知情权予以应有的保障。此次,乘客对“靠窗”一词的较真,也是对自身知情权的维护。

毕竟,在存在理解歧义的情况下,铁路部门有义务对票务信息给出清晰明确的界定。如此,既能精准对接乘客需求,也能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而高铁作为当前人们重要的出行选择,也理应在提高乘客出行便利性和舒适度上多下些工夫。

此次曝出的高铁靠窗座位没有窗户的问题,看似个别乘客的情绪反映,却也暴露了相关服务还有不到位、不周全的地方。铁路部门不妨借此契机,着意在高铁的服务细节问题上查漏补缺。起码,在座位有没有窗户这类问题上,就别让乘客碰运气了。

值班编辑 李加减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