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红梅。生长于偏僻的山村,那时生活条件简陋,村里距离镇还很远。主要依赖农田维生,鲜少外出购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邻居李大娘的家在我家对面。自幼起,我未曾见过李大伯。李大娘独立抚养一双儿女继续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恻隐之心促使父母尽己所能帮助邻居母子。(稍长后,父母告知我:李大伯早逝,李大娘未改嫁,决心独自养育子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娘之子铁柱比我年长十岁,我刚入学时,他已初中毕业,在外打工。因此,我与铁柱见面机会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娘之女丽霞比我大六岁,由于年龄差异,我们交流甚少。每次遇见,我会礼貌称呼她为“丽霞姐”,然后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家中贫困,以玉米面窝窝头和红薯为主食。父母期望我勤奋学习,改变命运,离开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在学业上非常努力,父母全力支持。尽管生活艰辛,但每年学费,父母总会设法筹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学费仅九元,父母节衣缩食,终于攒够了这笔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缴费当天,母亲将九元钱细心包裹,放入我的口袋,反复叮嘱妥善保管。(原本母亲打算亲自送至学校,但考虑到她需要早起劳作以及学校就在本村,便让我带钱前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途中,我意外拾得一卷钱币,心中欣喜若狂。(当时无人路过,我捡到如此多的钱,心情激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待许久,仍无失主前来寻找,眼看上课时间临近,我只好携带这笔钱去上学。

课后,我在操场角落清点:共有数张一元、二元纸钞及若干五角、两角硬币,共计十七元。

得知这一消息,我兴奋不已:父母为了支付我九元学费,付出良多,而我竟幸运地捡到十七元。

午间回到家,我立即将这十七元交给母亲。

母亲看到这笔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