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立长效机制管护好“饭碗田”重庆石柱: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护难题获代表肯定

5月7日,重庆市石柱县检察院检察官实地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整改情况。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清凉的水雾落入农田、滋润青苗……5月7日,重庆市石柱县检察院检察官再次来到该县王场镇大坝村,实地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整改情况,良田美景映入眼帘。这得益于检察机关和当地行政机关的积极努力。

今年1月,石柱县检察院检察官来到王场镇,对该县已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专项巡查。李大伯向检察官反映,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灌溉工程无法正常使用、道路路肩垮塌、路基悬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类似情况其他乡镇是否也存在?带着疑问,检察官徐文婧和同事对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实地走访调查。经查,石柱县共有15个乡镇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约12万亩,部分已验收合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通过调阅建设资料并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徐文婧发现问题的主要根源是,项目验收合格后,未落实管护措施和管护资金,后期管护较差,还有部分项目正在质保期内,但施工方质量保证责任落实不到位。

针对该县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未落实建后管护责任和质量保证责任等问题,石柱县检察院于1月18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展开全面调查。

1月23日,该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石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项目管护到位。同时,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责任,对全县已验收合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属于质保范围内问题的立即进行整改,并按要求设立项目信息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

为进一步明确整改内容,该院与石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召开整改推进会。“我们会后将立即组建专班,对问题整改作出安排和部署,并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会上,该县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当场表态。

经过两个多月的整改,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出的路基悬空、路肩田坎垮塌、排水沟堵塞等13处问题整改完毕。

此外,石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根据“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明确项目所在村委会为管护主体,对完工资产办理交付手续,签订管护协议,落实2024年管护资金。同时,设立项目信息公示牌,按规定公示信息,并在石柱县政府网站上公开高标准农田监督服务热线,接受群众监督。

案子虽然办完了,如何长效管护好高标准农田?石柱县检察院与该县农业农村委员会签订“田管家+长江生态检察官”协作工作机制,在线索移送、信息互通、执法互助等方面进行协作。同时,双方制定管护细则,完善管护制度,督促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等管护主体履行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费用,形成“主体+责任+经费”的长效管护机制。

回访中,大坝村党支部书记拍着胸脯,一脸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地道的农民,靠田地吃饭,现在我成为了一名‘田管家’,守好这块‘责任田’义不容辞……”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与行政机关建立协作管护机制,有效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护难’问题,这是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的生动实践。”高度关注乡村振兴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主席、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琦评价道。(张博 陈艳琳 谭晶丹)

(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