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欠连天、昏昏欲睡、吃饱就困。

每天的口头禅是:我好困啊。

睡够7.8个小时,白天还是疲惫不堪。

春困秋乏夏打盹,秋高气爽正适合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嗜睡?

听起来总比失眠强多了吧!

可能你也会想当然的觉得睡得多嘛,无非是因为自己懒、因为熬夜多、因为压力大

等等!

长期、频繁的嗜睡可能真不是懒,而是身体在发出警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天过度嗜睡(excessivedaytime sleepiness, EDS)是多种睡眠疾病的临床症状。

具体表现为:

1、在应该维持清醒的主要时段(学习和工作时),不能保持警觉。

2、出现无法抑制的困倦,甚至突然入睡。

3、多在久坐、无聊或单调的环境中发生。

4、总体睡眠时长增多,但仍感到精力、体力不足。

5、严重者可以不分时间、地点,毫无预兆地酣然入睡。

白天过度嗜睡的轻重程度不一,在幼儿儿童中也时常出现。

据统计,嗜睡相关的交通事故升高7倍,但仍未获得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频繁嗜睡,可能是身体在试图告诉我们健康出现了问题!比如:

营养不足

能量摄入偏低,导致疲乏、嗜睡,补充蛋白质会使嗜睡好转。

发作性睡病

多在青春期后起病,主要症状是白天嗜睡,表现为不分时间、地点犯困。

鼻炎

鼻炎会导致呼吸受阻,引发大脑供氧不畅,导致犯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眠性呼吸障碍

即打呼噜,并有呼吸间歇现象,影响睡眠质量,时间长了使生物钟紊乱、白天困倦、乏力。

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的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且高血脂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让人容易犯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脏问题

心脏病会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

贫血

疲乏、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抑郁症

抑郁患者白天感到过度困倦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患者出现日间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2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犯困就是嗜睡吗?当然不是!

想判断自己是不是嗜睡,可以尝试用Epworth嗜睡量表自我测评。

1. 你静坐看书时,会有打瞌睡的情况吗?

0 . 不会打瞌睡

1 . 打瞌睡的可能性很小

2 . 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

3 . 很可能打瞌睡

2. 你看沉闷的电视节目时会打瞌睡吗?

0 . 不会打瞌睡

1 . 打瞌睡的可能性很小

2 . 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

3 . 很可能打瞌睡

3. 你在开会、看舞台剧时会打瞌睡吗?

0 . 不会打瞌睡

1 . 打瞌睡的可能性很小

2 . 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

3 . 很可能打瞌睡

4. 你连续坐车超过1小时会打瞌睡吗?

0 . 不会打瞌睡

1 . 打瞌睡的可能性很小

2 . 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

3 . 很可能打瞌睡

5. 你中午静坐或躺下休息时会打瞌睡吗?

0 . 不会打瞌睡

1 . 打瞌睡的可能性很小

2 . 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

3 . 很可能打瞌睡

6. 你在与人谈话时会打瞌睡吗?

0 . 不会打瞌睡

1 . 打瞌睡的可能性很小

2 . 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

3 . 很可能打瞌睡

7. 在没喝酒的情况下,用餐后静坐会打瞌睡吗?

0 . 不会打瞌睡

1 . 打瞌睡的可能性很小

2 . 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

3 . 很可能打瞌睡

8. 在堵车或等红灯时,停车几分钟你会打瞌睡吗?

0 . 不会打瞌睡

1 . 打瞌睡的可能性很小

2 . 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

3 . 很可能打瞌睡

评分标准:
按照所选择的0、1、2、3为相应分值。

分值越高,提示瞌睡倾向越明显。

正常人的评分应在10分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部分人,属于变异人群,他们没有疾病,每天却要睡10小时以上

大约2%的男性1.5%的女性属于这类睡眠需求较高的极端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可以区分正常的长睡眠异常的嗜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睡眠者的睡眠模式始于童年,青春期前便固定并且持续终生。

嗜睡则并不能追溯到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眠者睡眠时间虽然长,但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可客观证实,其睡眠效率、睡眠结构、睡眠节律、深睡期的睡眠量、睡眠潜伏期等均在正常水平。

嗜睡则会出现睡眠效率低、结构问题、节律紊乱、睡眠潜伏期短、深睡少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睡眠者经过充足睡眠后,清醒状态下无任何功能受损 —— 感到神清气爽、睡得香、睡得饱,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嗜睡者则相反,充足的睡眠并不能带来有效的身心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嗜睡比较常见,也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常常与懒、换季、补觉、压力大混淆。

出现偶发的嗜睡,可以通过运动均衡饮食来调整,部分嗜睡与心理因素相关,通过睡眠节律的规范和心理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但出现长期频繁严重的嗜睡症状,要及时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断治疗,进行睡眠监测,寻找嗜睡原因,配合医生治疗,必要时遵医嘱服用药物改善嗜睡症状。

如果你或家人出现了嗜睡问题,安忻期待帮助您走出嗜睡带来的生活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