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展馆人头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仁顿珠在现场缝制皮具。

□文/摄 本报记者 孙铭阳

在雪域高原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传承着一种已有千年历史的民族手工技艺——亚德细褐纯羊毛布料及服饰制作工艺。亚德细褐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这次就带来了纯羊毛布料及服饰制品的展示。

公司经理达娃次仁说,公司于2013年成立,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在这个过程中,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给予了很大帮助,投入资金,新建生产车间,帮助企业扩大规模,还解决了员工的住宿问题。

走进西藏展馆,琳琅满目的富有藏区风情的特色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日喀则市文化局工作人员格桑卓嘎介绍,这次参加哈洽会,西藏展馆设置有藏族服饰、非遗文创展品、藏药、西藏特色产品、藏族文化演艺五个展区,11家西藏企业、3个非遗团体,全面展示西藏高原的青稞、牦牛、石锅、藏红花等特色产品,民族服饰、六弦琴、唐卡等非遗文创产品,藏医药产品,啤酒、天然冰川水等轻工业产品。

谢通门县通门乡吾赞皮具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通门吾赞皮具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次仁顿珠,在西藏是名声在外的著名匠人,这是他第一次来参加哈洽会。他说,“我很感谢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搭建的平台,让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让来自西藏的非遗产品被更多人看到。”

今年是黑龙江援藏的第22个年头,22年来,我省已累计派出八批援藏工作队,精准对接日喀则市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龙江优势资源,有力促进日喀则市农业、教育、卫生、文旅等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谱写了“龙藏一家亲”的动情篇章。这一点在西藏展馆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展馆“西藏”两个字旁,有一行小字——“永续的援建 不变的深情”,道出了黑龙江援建日喀则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