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9月8日,陕西凤翔县外的关帝庙广场,正在上演一出残忍的戏码。

五千多名战俘被押送到此处,等待着刽子手的大刀落在自己的脖子上。

但诡异的是,围观群众面对这样残忍的场面,不但没有恐惧,反而不断地鼓掌叫好,不时还会有人高喊着某个囚犯的名字,说他早就该死了。

当所有战俘都被砍头后,一名端坐在关帝庙内的军官站起身来,走到广场中央,向在场的所有人讲话:

“乡亲们!这次公开行刑,就是我宋哲元,替大家讨一个公道!党玉琨一伙人为害凤翔多年,乡亲们受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末年,在陕西地区出现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刀客党玉琨。

他靠着一手好功夫,在陕西地界内多次劫杀清朝官吏,并多次公开表示愿意帮助任何与满清作对的人。

辛亥革命爆发后,党玉琨偶然间发现,西安革命党正在四处搜集人手,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满清统治。

于是党玉琨立刻加入陕西革命党的队伍,并在接下来的西安起义中立下大功。

但陕西起义军并不是纪律严明的革命军队,而是由学生、清朝官兵、帮派分子组成的杂牌军。在清朝倒台后,陕西起义军就因为失去目标,迅速堕落为一支军阀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党玉琨也因为功夫好、作战勇敢,在陕西军中迅速升迁。几年时间后,党玉琨成为陕西军第三支队的总指挥,手下管着上千人。

在这段时间里,党玉琨开始喜欢上抽烟赌博,最后甚至染上了鸦片烟瘾。为了获得足够的金钱购买鸦片,党玉琨开始放纵手下士兵抢掠平民,甚至主动经营起鸦片种植与销售生意。

但很快党玉琨的好日子就到头了,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后,次年从属直系的冯玉祥率军进入陕西,开始进攻汉中,赶走了原本皖系的陕西督军陈树藩。冯玉祥带兵进入陕西后,并不急于接管军队。他先派人清理鸦片种植区,然后在全省范围内缉拿鸦片贩子,断绝军阀的资金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击溃陕西军阀联军后,冯玉祥本打算赶尽杀绝,将这些为祸四方的军阀全部清除。但不幸的是,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迫带兵赶回北京参战。

见到冯玉祥离开陕西,党玉琨立刻跑回凤翔县一带继续称王称霸。靠着收拢其他军阀的残兵,党玉琨的势力迅速扩张,其手下士兵人数迅速超过五千人,使他成为陕西省内除国民党军以外,最大的武装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汉古墓之灾

事实上冯玉祥在1924年的时候,就注意到党玉琨等人的行动,但无奈自己被直奉战争以及段祺瑞政府拖在北京,只能眼睁睁看着党玉琨等人在陕西作乱。

时间来到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冯玉祥意识到这是一个清理军阀的机会。于是命令所有陕西军阀加入北伐战争,并表示如果有人拒绝,那么就将被定为叛军。大部分军阀摄于冯玉祥的威名,在他下令后立刻带兵出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玉琨欣然同意,立刻派人四处寻找古墓。由于党玉琨手下的士兵目不识丁,在寻找古墓的过程中乱挖乱翻,将很多当地居民的墓给挖开,让乡民们敢怒不敢言。

1927年,党玉琨与一名古董贩子经过调查,认为斗鸡台周边肯定有古代皇帝的墓,于是调集兵马占领斗鸡台。只是党玉琨缺少准确定位古墓的方法,于是他强征上千人,在所有可能有墓葬的地方进行挖掘。

由于斗鸡台地区古墓众多,党玉琨一伙人在第一天就发掘出一个汉代古墓,从中获取了数十件青铜器物,并以高价出售给古董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另一名陕西军阀岳维峻的记录,党玉琨一次就从他这购买了二十挺轻机枪、十挺重机枪以及数十把山西造冲锋枪,出手之阔绰可见一斑。

只是党玉琨在宝鸡的挖掘行动,让冯玉祥下定决心彻底铲除他。1928年5月,冯玉祥命令手下将领宋哲元,带3个师共3万人返回陕西,向党玉琨发动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军队人数多,并不意味着战斗力强。党玉琨和其他军阀的联军,先后在潼关与西安两地被宋哲元击溃。1928年5月初,党玉琨等人起兵反冯。到5月底的时候,党玉琨和他的部队,就被宋哲元赶回凤翔城,再也无法出城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6月中下旬,地道挖掘工程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一条数百米长的地道出现在凤翔城城墙下。为了能堆放出足够的炸药,工兵们还特意将地道拓宽,使其能够放入上千公斤的炸药。

1928年9月5日,见一切准备妥当,宋哲元命令工兵引爆炸药。随着几声闷响,剧烈的爆炸将城墙炸出几十米宽的豁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文物送走后,宋哲元手下的军官询问,要如何处理那五千名战俘。按照军阀混战时期的惯例,被俘的士兵会被强征入胜利者的队伍中。但宋哲元这次不打算这么做,因为上级冯玉祥在他出发前,曾对他表示:

“明轩,这会你回陕西,一定要将其他军阀一扫而空,决不能给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

所以宋哲元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打算在凤翔城外将所有战俘公开处刑,以威慑陕西境内的野心家与土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翔大屠杀

最初宋哲元手下的军官,都非常反对这个决定。因为这样做破坏了军阀之间的默契,还会让敌对的士兵不敢投降,但宋哲元却很轻松的向所有人表示:

“打败了党玉琨,现在陕西除了我们的冯大帅,还有别的军阀么?而且不处死这些人,反而将他们吸收进部队中,这跟招安有什么区别?要想震慑住那些土匪和兵头,就得这么干。今天杀这五千人,明天陕西就能安定下来。”

见到宋哲元坚持,他手下的军官们也不再劝诫。随后宋哲元经过考察,决定将刑场定在凤翔城外的关帝庙中,行刑部队则由日后大名鼎鼎的大刀队,也就是西北军手枪营担任。

1928年9月8日,俘虏们被押送到关帝庙外,紧接着文章开头的一幕就出现了。从手枪营中精选出的五十名刽子手,如同流水线一般将五千名战俘杀死。行刑场上战俘的哭喊求饶声,与围观群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不过在行刑过程中,一名围观的老者突然冲入刑场内,抱住一个即将被行刑的年轻人,哭泣着表示自己的孩子是围城时,被党玉琨强行征走的,并没有干伤天害理的事,请宋哲元开恩,饶过他儿子。

宋哲元听后,命令刽子手将年轻人拉起来,向围观的人确认,这个老者说的是否属实。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宋哲元释放了这个幸运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也是本次屠杀中,唯一一个幸存者。

如宋哲元所说,在这次大屠杀后,陕西省内的土匪与企图作乱的小军阀,摄于宋哲元的凶名纷纷逃离陕西,让陕西省的人民,获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宁。

转自钟子期历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