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明海晏村游客络绎不绝。 记者胡妤雅摄

“滇池岸线轻风拂、翠湖人文茶咖香、世博扶荔生物多、阳宗滨湖休闲躺、石林九乡地质奇、轿山红土野趣多,半城烟紫半城梦,花漾昆明欢迎您。”收到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发来的欢迎短信,南京游客余思凯十分欣喜,他说:“根据短信内容的推荐,我临时多安排了几个景点。感受到了昆明这座城市对游客的重视和贴心,不虚此行,会再来昆明的!”

今年“五一”假期,昆明旅游市场持续火热。而在此前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昆明首次上榜“2023年游客满意十佳城市”。“成绩”的背后,是昆明市持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创优提质和市场秩序整治行动,不断增强广大来昆游客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不懈努力。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春城昆明以其多彩的魅力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来自瑞士的考古学家小克和同伴结束老挝之行后,乘中老铁路列车抵达昆明,四季常青的美景放慢了她们的脚步。“昆明是我到中国的第一站,我一待就是两个月。”小克说,尝美食、品好茶、逛老街、买鲜花,在昆明的日子惬意又丰富,每天都是新体验。

“五一”假期,昆明开启实力“宠粉”模式,蓝花楹文化艺术节、中国石林阿诗玛文化旅游节、中国·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等50余项文旅活动精彩纷呈,让市民和游客不出昆明就能享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众多活动的加持,助推昆明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昆明的旅游预订数据同比增长24%,分别上榜入境游热门目的地前十名和国内自驾出游热门目的地榜单。

应朋友邀约,平时在甘肃上学的乌克兰留学生安迪来到昆明,碰巧赶上这场假日盛宴。“从教场中路到翠湖,再到南屏街,一路上能看到很多历史旧址和特色店铺。我最喜欢逛昆明老街,那里历史与现代气息融合,让我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变迁。”安迪说,昆明是一座美丽又热情的城市,真想未来在此定居。

不断优化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是昆明留住游客的关键手段。

今年以来,昆明旅行定制师李佳蓉一直很忙碌。“观鸥季才结束,赏花季就开始了。”李佳蓉介绍,包括她在内的一批旅行定制师依托观鸥季、赏花季等昆明市近年来精心策划和培育的旅游品牌,结合客户需求,针对亲子家庭、朋友、情侣、单身人士、银发人群等不同群体推出对应的行程方案,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旅行需求,受到用户欢迎。

旅游业在加速复苏的同时,正面临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的一场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界认为,昆明旅游既面临挑战,又迎来机遇。

今年3月,昆明市召开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提出推动旅游资源产品化、旅游产品市场化,加快把昆明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按照系统谋划、串珠成线、整体打造的思路,昆明将重点打造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大世博片区生态科普旅游线路、阳宗海高原滨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6条“黄金旅游线路”,推动旅游资源产品化,打造更多适合旅游市场、顺应游客消费心理、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昆明游客满意度提高,与省、市的长抓严管分不开。但昆明作为宜居城市和全省旅游发展龙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蒙睿看来,重点打造主客共享新空间,将为昆明城市休闲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以云南旅游图书馆为例,该馆在省文旅厅和中国旅游研究院指导下,探索文旅融合新场景、公共服务新空间、文旅创新创业新阵地,3年多来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共享文化成果的机会。这类主客共享的新空间,提升了昆明的宜居指数和旅游吸引力。

旅游业态百花齐放,游客服务提质增效,主客共享共创价值……未来,昆明将继续在文旅创新融合发展方面下功夫,让八方游客充分体验暖心春城、品质旅游,从而爱上春城、推荐春城、留在春城。

云南网记者郭瑶朱海姚程程

责任编辑:范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