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台湾的冬天,虽无飘雪,但仍是朔风凛冽、寒气逼人。在桃园市大溪镇上,每家每户的门窗都紧闭着。

寒风中,一位年近五十、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在家人的搀扶下穿过了小镇,径直走进了山后的一处陵园。在一块白色的竖石前,同行的孩子指着石头上刻着的文字读出了声:“慈湖陵寝。”

慈湖蒋陵是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的遗体所在之处。而这位中年男子,正是蒋家的后代:蒋孝勇。不过就在年初,他被查出了罹患食道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日,蒋孝勇便召集记者开了一场发布会。在对面记者的采访时,他说:“昨日我又去了祖父和父亲的陵寝,面对祖父的石像,我真的感觉有愧于他们。”

“祖父和父亲在临终前都曾告诉过我他们的心愿,但是直到现在,我都没能替他们实现。我现在患上了癌症,深知时日不多,所以召开这场发布会,希望大陆以及台湾的同胞可以帮助我,完成他们的遗愿。”

说完这两句话,蒋孝勇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

那么,蒋孝勇为何会觉得愧对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呢?他口中二蒋的遗愿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知道蒋介石父子的遗愿是什么的老铁们,请在弹幕打上想知道,精彩马上为您揭晓!

反清英杰

1887年10月,蒋介石出生在浙江省奉化县的一户商贾人家。当所有的人都在庆祝蒋肇聪夫妇喜得贵子时,一位算命先生过路了。蒋肇聪赶忙拉住了这位算命先生,恳请他为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算上一卦。算命先生欣然答应了。但是当他看到蒋介石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却微微发生了变化。

片刻后,他对蒋肇聪说:“你的儿子以后能成大器,但……

还没等算命先生说完,蒋肇聪便打断了:“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以经商为生,我的儿子以后如果能成大器,那么他一定是个大商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沉浸在喜悦中的蒋肇聪,完全没有注意到算命先生紧蹙的眉头和微微张开的嘴巴。算命先生看了看喜笑于颜的蒋肇聪,又看了看尚在襁褓中的蒋介石,便默默离开了。

后来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蒋介石的成与不成并不是体现在商业上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六七岁的蒋介石和其他的爱国知识青年一样,在目睹了近代中国的悲惨现状后,决定改变国家的命运。所以他怀揣着满腔的热血,想要参与革命。

1906年,蒋介石来到日本求学。也就是在这里,他认识到了陈其美,这个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人。

一日,蒋介石来到图书馆看书。此时的图书馆只剩下寥寥几个座位了,在经过一番思考后,蒋介石选择坐在了另一位中国学生的旁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的辫子呢?”突然,旁边的中国学生问蒋介石。

“剪掉了。”蒋介石回答道

“为什么要剪掉辫子呢?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旁边的人开玩笑的问道。

“男子必须留长辫,这是落后的观念与习俗。”蒋介石抬起头来,一脸认真的说到:“就是因为这些落后腐朽的观念,才导致我们的国家现在一直处于‘挨打’的状态。我这次来到日本,就是为了学习那些先进的知识,改变我们国家现在的困境。”

“真巧,我来日本也是和你一样的目的。我叫陈其美。”

很快,两人因为志同道合经常会在一起交流。但是蒋介石不知,此时的陈其美除了是爱国的留学生之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中国同盟会的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6年末,蒋介石回到中国。在国内,他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一直为投身于中国的革命而努力着。

两年后,蒋介石再次来到日本。看着这个满腔热血的革命青年,陈其美的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想法。同年,在陈其美的引荐下,蒋介石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正式投身于中国的民主革命。

在长期的准备与铺垫后,1911年浩浩荡荡的辛亥革命爆发了。不久后,蒋介石便在孙中山和陈其美的派遣下回到了中国上海,参加光复浙江一战,现身在中国革命的战场上。

1912年2月12日,辛亥革命胜利结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而作为革命领导人的孙中山,也担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由于蒋介石能力出众,对此次革命的胜利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他受到了孙中山的赏识和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不久后,袁世凯便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窃取了。1915年,在外部势力的怂恿下,袁世凯竟然想着要恢复帝制,这自然是遭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反对。在之后的几年里,蒋介石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经常现身在革命的战场上。

至此,蒋介石还是一位令人崇拜的民主革命英雄。

权欲遮眼

“在你祖父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我就警告过他。第二次、第三次。但是他就是听不进去我的建议。”在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告诉蒋孝勇:“直到最后失败了,他离开了大陆。想家了,这才想起我说的话来。”

1910年4月蒋经国出生在浙江省奉化县。当时的蒋介石还是孙中山的部下,一位民主革命英雄。由于自己长期在外,蒋介石便把儿子蒋经国委托在好友陈果夫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很少能够见到父亲,但是蒋经国从陈果夫的口中知道了他是一位大英雄。小时候,在学校里,他便告诉同学,自己的父亲叫蒋介石,是一个爱国的大英雄。只可惜在那个时候,蒋介石的名声还并不响亮。

同学便嘲笑他:“什么英雄?我们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这并没有减少蒋经国对父亲的崇拜之情。在学业上,他越发努力,希望和父亲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1925年10月,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蒋经国在蒋介石的同意下,前往了当时世界上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求学。

在苏联,他甚至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他认为,虽然共产党和国民党派别不同,但是他和父亲都有着同一个目标: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7月,远在苏联的蒋经国得知一个令他无法相信的消息:蒋介石背叛了中国革命,已经公开提出了“反苏反共”的口号。得知这个消息的蒋经国立刻就写了一封信寄给蒋介石:

“父亲,您不是在和中国共产党进行着合作,一起讨伐北洋军阀,统一中国吗?为何会临时改变主意,‘反苏反共’?”

收到信的蒋介石陷入了沉思,不久后便回了一封信给蒋经国:

“你放心,已经有一个国家承诺为父,会尽心尽力的帮助为父的。而且现在那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站在为父这边。为父相信,假以时日,中国一定会在为父的统治下愈加强盛。”

不久后,蒋经国受到父亲的牵连,被苏联政府分发到西伯利亚服兵役。一年后,又被送进了莫斯科的红军学校。而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时任大总统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蒋经国才得以从苏联回到中国。奈何自己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纵使不满意父亲的做法,他仍加入了国民党的队伍。之后便一直跟在父亲蒋介石的后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与中共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可就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蒋介石便又发动了内战。

但是国民党代表的终究不是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1949年,在解放军队伍的强势进攻下,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蒋介石也带着亲属从南京逃回了自己的故乡溪口。

1949年4月24日,在溪口的一处墓碑前,蒋介石静静地站在那里,对着墓碑说到:“我已经决定要离开大陆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次日,蒋介石便离开了溪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系故土

逃到台湾的蒋介石也并没有消停,在“盟友”的支持下,一直做着自己的“总统”梦。

和祖父及父亲不一样的是,蒋孝勇出生在中国的上海。当时正值1948年,国民党在大陆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了。蒋孝勇尚在襁褓的时候,就跟着全家人一起迁居到了台湾。

蒋家的家教是非常严格的。在蒋孝勇还小的时候,蒋介石就告诉他:以后一定要有出息,他们蒋家不能出现平庸之辈。等以后有了实力,再“打回大陆去”。

但是蒋孝武发现,祖父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很是迷茫。是的,蒋介石当时应该也深知,这只是自己的幻想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蒋介石来到台湾,就受到“同盟”的挑唆,让他站在对待台湾问题的错误立场上,但是却遭到了蒋介石义正言辞的拒绝:“虽然我曾在争夺中国的领导权问题上与共产党进行过斗争,但我是中国人。这一片土地,是中国的,我绝不允许任何人去分裂它。”

尽管在国内的时候,蒋介石一直主动挑起内战,争夺中国的统治权。但是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问题上,蒋介石却坚持着正确的立场。

晚年的蒋介石愈发想念自己的故土。他经常对宋美龄说:“54年我曾带着你偷偷回到过大陆,只不过匆匆的便又回来了。也不知道现在,我母亲的墓前可有人祭拜,溪口的那栋房子可还在,大陆的风光是否还与往昔一样……”

1975年,大限将至的蒋介石把儿孙全部都叫到了身边,他拉着蒋经国的手说到:“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落叶归根。等我走了,不要把我的身体安葬在台湾,我想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这怎么可以呢?入土为安啊!况且,我们能不能回到大陆,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大陆还是一个问题……”蒋经国回答说。

“入土为安……若不是家乡浙江省奉化县的那一片土地,怎么可以安心呢?”

在蒋经国的允诺中,蒋介石慢慢的闭上了双眼。

“你的祖父曾说这里的山木和溪口镇的很像,现在暂时将他安放在这里,算是权宜之计吧。”在慈湖宾馆的安灵仪式上,蒋经国望着蒋介石的灵像对蒋孝勇说:“等我以后走了,就把我的遗体和你祖父的放在一起,暂时安放在这个陵园里。假以时日,一定要带我们重回大陆……”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接替了其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实现了对台湾问题的历史性转变。蒋经国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一直以默许的方式暗暗的支持着。

1986年5月3日,一架隶属于台湾的货机缓缓的停在了广州白云机场内。机长慢慢的走了下来。他叫王锡爵,20岁的时候跟随着国民党的队伍一起迁到了台湾,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

“我要和家人团聚,我要求返回大陆定居。”面对媒体,王锡爵坚定地说。

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大陆和台湾,惊动了全世界。因为当时两岸正处于隔绝状态,现在竟然有一个在台湾生活了三十几年的人跑到了大陆。王锡爵的飞机为何会降落在中国的机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次事却间接打破了两岸隔绝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10月15日,台湾地方政府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自12月1号开始,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

大陆方面在知道这个政策之后,立刻表示积极配合。一时间,十几万中国同胞纷纷回到了大陆探望自己的亲人。

关于蒋经国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无论初衷是什么,他的这一决定确实是使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被彻底打破。

1988年,蒋经国去世了。他的遗体和蒋介石一样,也被暂放在了慈湖陵寝,等待着有朝一日能过安葬在故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蒋经国离世后,李登辉便上位了。蒋家人一时间处境尴尬,不久后,蒋孝勇便带着全家离开了台湾。但是他仍致力于完成祖父和父亲的心愿,积极打击破坏两岸关系的势力。甚至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亲自返回台湾,致力于两岸的和平统一事业。

1994年,蒋孝勇在祭拜了祖父和父亲后,毅然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他知道,在自己有生之年,祖父和父亲的遗愿恐难实现,之后还需要更多社会人士的支持,还需要蒋家的后代再接再厉,早日让两蒋移灵大陆。

1994年底,蒋孝勇去世,他终究未能完成父亲和祖父的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早期参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确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后来却无法坚守住正确的立场,违背民心,发动内战,使中国遭受到了巨大的磨难。

但是,落叶确实是要归根的。我党已经表态同意“两蒋”移灵大陆了,希望台湾当局可以尽早“放行”吧。